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研究 ——以兰州市S中学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要求中学地理教学重视学生地理能力的发展。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地理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研究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其他地理能力的发展,进一步落实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但教学中,教师时常忽视促进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以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力求提出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对策,以期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明确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即地理位置的空间知觉能力、地理位置的分析与简单评价能力与对地理位置关系的表达交流能力。其次,通过编制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测试卷对兰州市S中学部分学生进行测试,并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分析S中学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现状,得出结果:(1)从地理空间定位能力角度进行分析,发现S中学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水平较低;(2)从分能力角度分析,S中学高中生的地理位置的分析与简单评价能力相对较好,地理位置的空间知觉能力次之,对地理位置关系的表达交流能力较差。再次,通过分析典型错题发现出现此能力现状和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地理空间定位知识匮乏、学生地理图像运用能力不足、学生地理空间定位方法不当和地理教师教学观念较为传统。最后,本文立足于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现状与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对策。影响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提高,学生也应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完善知识体系。针对能力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成果,本文提出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对策:(1)储备地理空间定位知识——夯实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储备高中地理基础知识;(2)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能力——阅读地理图像,获取地理信息;绘制地理图像,构建心理地图;分析地理图像,评价地理信息;使用地理图像,解决地理问题;(3)归纳地理空间定位方法——地理位置定位方法;地理特征定位方法;地理原理定位方法;地理综合定位方法;(4)转变地理教师教学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直观教学媒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其他文献
潘查亚特最早可理解为乡村社区,指的是一种五个人的制度,控制着村社的行政和司法。本文首先是“在印度发现历史”,在印度历史中发现潘查亚特。潘查亚特制度的发展,经过了原型定位、制度变异与制度再造三个阶段。印度在4000年以前就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潘查亚特制度在政治变迁中一直就有延续,也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在英国殖民者来到之前,印度乡村共和国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在英国统治时期,潘查亚特制度停止了自治的脚步,
为了了解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区生态恢复下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作者于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乡退耕还林区3个不同恢复林型样点和2个对照耕地样点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研究样点土壤的pH值、温度、含水量、土壤孔隙度、电导率及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环境因子,并分析了
在城市中,出租车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作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们出门搭载出租车方便、快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缺乏管制也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出租车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管制,政府实行管制对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出租车行业在政府的管制下,发展速度较快,然而政府管制并非是完善的,依然
教育要面向信息化、面向现代化。教育大数据趋势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需求日趋强烈。开展MOOC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提供质量优异的教学内容,更需要获取数据驱动型教学的过程性、总结性分析结果,使分析结果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纽带。促使教学者有效地掌握课程动态,实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正确地引导学习者学习过程,这些分析结果对于学习者则是最直接的学习反馈,有助于学习者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MOOC课程教学过
二战后,对于历史的反思成为了德语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主题。家族以及国家的过往对个体及其后代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家族小说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和欢迎。传统家族小说主要以二战或大屠杀为背景,通过对先辈生活的回忆实现对历史的重构,并对后代当下的生活进行反思。从最开始对父辈“罪”与“责”的反思到从历史的重构过程中寻求身份认同。2005年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我们过得还行》是奥地利作家阿尔诺·盖格尔于2005年
生态移民工程是保证生态环境脆弱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移民在改善移民迁出区资源环境配置格局的同时,势必会给迁入区生态系统带来压力。农户作为生态移民政策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和决策主体,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单元,科学测度农户对环境的影响,并找出缓解生态压力的对策,对移民迁入区人地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上世纪90年代为集中安置典型喀斯特山区移民而设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大量元素之一,但是中国许多可耕性土壤中氮素都成为限制因素。选择耐低氮能力强的作物进行种植,不仅可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还可以控制氮肥用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苦荞是贫瘠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其生育周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但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抗瘠能力有所差异。因此,为了探究不同耐瘠性苦荞对土壤低氮胁迫的
生猪养殖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村家庭基本生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生猪养殖产业缺乏有效管制的大环境下,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废弃物的激增,给养殖区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早在80年代,国家就开始关注到生猪养殖污染问题,然而污染问题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末,在农业部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畜牧业和养猪业做了诸多具体规划,将畜禽污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农业也改变了以前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增长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充分发挥各地农业优势,走特色农业道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而且,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打破单一农业生产局限的过程,进而形成农、工、服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因此,本文把“特色”、“集群”和“风险”相结合,在参考国内外研究
新时期农民工流动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就是融入城市。在经历了农民工流动过程中与旧体制对抗的“阵痛”后,新的体制和政策也在为农民工城市融入创造条件。因此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这一课题仍具有时代意义。在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发现许多资源镶嵌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关系网络中,为他们融入城市提供了各种支持,而西方的社会资本理论恰恰契合了中国关系社会的国情。因此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工具,通过对W社区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