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消安与环磷酰胺在家兔体内药动学及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能准确测定白消安体内浓度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给药途径时白消安的药动学特征;初步考察白消安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体内的实际浓度值。建立能准确测定环磷酰胺体内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环磷酰胺大剂量给药时的药动学特征。考察白消安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时体内药动学相互影响。方法:1.白消安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DDTC)为衍生化试剂,探究白消安衍生化反应条件,并进一步优化血清样品
其他文献
曾被誉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王老吉”品牌之争,其核心事件是由品牌租赁引起的一系列利益纠纷。广药力图紧紧掌控品牌资产并充分获利,加多宝投入巨大却不掌控核心资产,也
120只18~22g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蒸馏水对照组、太子参多糖对照组(400 mg/kg-BW)、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模型组、太子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BW),以上各组分别灌服蒸馏水和多糖,灌胃19天,第20天,对照组和太子参多糖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腹腔注射CY(100 mg/kg-BW),24 h处死小鼠,M
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是目前我国死亡率居前三位的疾病。在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病已经是造成死亡和致残的首要病因。经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总死亡人口的百分比,已由1957年的12.07%上升到2001年的42.6%。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00万,另有部分患者虽经抢救而幸存,但多数留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亲属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
摘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布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风格各异的布依族文化。脍炙人口的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就是其天才创造之一,广泛流传于第二土语区,形成一个“好花红歌族”。 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也有着其内在的价值特征和审美性。通过对“好花红”主体与客体之间审美学特征的分析和解剖,我们可以从深层次了解到布依族这一特殊音乐事象的重大意义及其与周围相关联事物的内在涵义。  关键词
摘要:陆机的《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对我国的古代文学批评史有着非凡的意义,《文赋》中的一些理论,在当时有着引导作用,引导了其以后诗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文学自觉陆机缘情 创作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的开头,以五言古今体诗的兴盛为标志,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人的觉醒和文学的自觉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文学创
研究背景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种多糖被报道,其药理作用涉及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损伤、抗血栓与治疗糖尿病等,90%以上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一般认为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尤其是调节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功能,许多中药多糖具有刺激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症因子或者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推测其机制与巨噬细胞膜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