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大都市边缘区空间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都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的重要地带,也是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区域,其用地景观与社会经济在这个区域内发生着激烈地冲突与变化,呈现出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的特征,从而形成“非城非乡、似城似乡、又城又乡”特有的空间区域。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人”的城镇化、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然而,长期以来,大都市边缘区在新型城镇化转换的过程中暴露出土地利用冲突、行政区域碎化分权、要素单向流动、地方性制度障碍、环境危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西安大都市边缘区的城镇化特征、空间演化形态与特征属性进行归纳总结,检讨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和重构空间发展路径,整合和优化空间规划模式,最终实现其空间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论文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科,融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大都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研究重点和内容,把握新型城镇化价值内涵以及大都市边缘区空间划分方法、演变规律、特征属性、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性、层次性、多尺度的空间思维,并从空间规划的核心理念出发,建构新型城镇化价值内涵导向下的空间分析框架,探索符合西安地域特点的大都市边缘区空间路径及规划模式。首先,借助ArcGIS,运用“模糊识别—精准校核”多维度的大都市边缘区的划分方法识别其空间范围。从社会(人口)—经济(产业)—空间(用地变化)三个维度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以用地形态、行政边界、约束底线等多种要素渐进式校核边界。总结指出其总体特征是由“相对独立的城市边缘区”向“组合型都市边缘区”转变。第二,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大都市边缘区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总结指出其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人口驱动、产快于地”、“人产同步、人快于地”、“人产同步、产快于地”等多元特点,而产业、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基本处于中、高水平协调阶段向极度协调阶段进化,耦合度基本处于磨合阶段或处于与高水平耦合状态的临界值。同时,对数量、类型、区域、方向、强度这5个方面空间扩展特征以及居住、工业、商业、生态等空间的演化或分布特征进行总结。第三,基于范式转换、空间逻辑、空间过程、空间格局总结了边缘新城(区)作为西安大都市边缘区城镇化—空间演化的主体形态。在5类不同类型空间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运用“城镇化空间属性—社会经济空间属性—空间演化类型属性”三位一体的特征属性判别方法与判别依据,明确5类型区域的综合特征属性。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过程中,这5类空间区域以旧城区更新、空间转型升级、侵占农业空间等为主导发展路径,它们也存在着如土地利用冲突、行政区域碎化分权、要素单向流动、地方性制度障碍等诸多问题。第四,研究建立了“驱动力量(力)—作用要素(载体)—空间效应(结果)”的分析框架。以动态的视角,揭示了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制度、权力、资本的演变,其中,制度作为驱动力量由制度障碍、制度失灵、制度匹配向制度创新转变,对空间发展既有正向效应又有负向效应;权力作为驱动力量向有限的地方政府、市场权力和社会公众权力主导转变,它对空间的作用体现为定位与定界、对空间的激励开发与有效建构、对空间开发的趋利布局以及对空间的自组织建构;资本作为驱动力量由政府资本向社会资本、要素资本转变,它促进了空间的消解、更新、转型。长期以来,这三种驱动力量内部类型的相互组合形成了对大都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空间效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三种驱动力量内部组合关系也发生着此消彼长、相互博弈的关系。第五,从宏观协调、中观调控、微观重构三个层面建构并阐释西安大都市边缘区的多层次、多尺度的空间发展路径。宏观层面的“协调”路径是整合分权碎化的权力空间,其本质是理顺大都市边缘区的体制机制问题。中观层面的“调控”路径是协调与重塑新型城乡空间关系,其本质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底线管控化解空间风险,重建生态文明、传承地方文化。微观层面的“重构”路径,基于不同类型空间区域的特征属性,从明晰的目标定位、产业路径、人口路径、空间路径这四个方面重构5种不同类型空间区域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其本质是实现大都市边缘区人地协调。第六,路径的空间演绎与功能结构的优化双重导向下,归纳大都市边缘区“全网络融合型”空间规划模式。借鉴空间规划的核心理念,将差异化发展路径所提出的新形态、要素在约束条件下进行空间演绎,划分出空间政策分区—主导功能分区—用途管制单元,补充完善大都市边缘区空间规划内容。同时,提炼相关法定规划与大都市边缘区相关的功能结构要素。借助ArcGIS与空间句法分析,紧扣路径演绎的空间分区,结合大都市边缘区空间体系从生态基质、功能斑块、发展廊道三个维度修正其功能结构要素,形成全网络融合型的空间规划模式。
其他文献
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国迈向兜底性社会政策体系的重要一步。以自闭症儿童领域研究为立足点,应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的前沿演进与热点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近二十年间,该领域学者的研究焦点集中在问题行为、心理理论、社交障碍、家长压力、社会支持和医学干预等方面。当下研究的前沿集中在亲职压力和自闭症儿童影响因素两方面。建议未来研究树立多学科视角、加强跨机构、跨领域的合作、构建自
<正>2019年,《科技与金融》报道银河水滴时,公司已拥有稳居行业前列的步态识别技术和步态数据库,开始在全国多地推广步态识别技术。近3年来,银河水滴产品主要应用于安防,其市场的占有率已达90%以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为人们出行的“标配”,这给人脸识别场景带来巨大挑战。幸运的是,随着步态识别技术的成熟,这一缺陷得到了弥补。相较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
期刊
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一贯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斯大林评价问题,始终坚持科学评价斯大林,充分肯定斯大林及其历史功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对斯大林的正确或错误的评价必然会导致两种后果。围绕着斯大林功过是非评价的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生死博弈。反对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政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以增加农民收入。我国现行和农村产业相关的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税收激励力度小、推动乡村产业融合的税收政策缺失、激发乡村创业活力的税收支持不够精准、支持乡村创业人才培育的税收政策范围有限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现代
<正>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silica dust on serum CC16 and KL-6 levels.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stage I silicosi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
期刊
<正>提到早期南美白对虾死亡,大家就会想起“早期死亡综合症(EMS)”,“早期死亡综合症”是一美国学者提出的,认为致病性强的副溶血弧菌是其病原,常被大家误认为是近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死亡综合症”与“早期死亡”不同,不能简单地把早期死亡的原因,归结为副溶血弧菌感染为主。
期刊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及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大力推进《“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规划的大背景下,结合2021年国家发布限电限产令的新规定,对能耗双控及经济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能耗在项目运营与实施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设计方案可行性及合理性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文章对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介绍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并探究机电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文章在总结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现状基础上,梳理了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参与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竞争环境、创新资源获取渠道和创新性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问题,并从企业家精神、政府引导优化、畅通创新渠道和中小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体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走“专精特新”之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进入平常百姓家,使其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了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家装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对A公司的运营模式研究分析应用共生理论,提出适合其发展的互利共生模式,即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以A公司为核心,联系其上下游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模式,从而为其他相似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社区转变为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网格化治理的合理嵌入,社区网格化治理亟待法治化转型,这是法治社会建设寻求变革的突破口,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江苏省基于“全要素网格”的定位,形成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在思想理念、组织领导、专业队伍、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法治化保障予以解决。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法治化转型对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多元共治和法律的社会内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