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化学降解反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常规溶剂及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对聚碳酸酯(PC)的水解和醇解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PC在常规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以及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水(甲醇)用量及溶剂用量对醇解和水解反应的影响。为废PC化学降解回收单体原料提供了一种条件温和的工艺路线。另外,考察了PC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情况以及化学降解性能。考察了不同种类离子液体对PC醇解和水解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离子液体种类和醇解水解反应条件,并对离子液体的回用性能进行了考察,为废PC降解回收单体原料提供了一种清洁环保的新方法。另外,对PC的降解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熔点测定仪和FT-IR技术对对所得的降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PC在各种常规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时间等因素并对溶解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1,2-二氯乙烷对PC的溶解效果较好,在60℃时,PC在上述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9.7g、28.3g和26.5g。制备了多种离子液体,并采用IR、1H NMR、13C NMR等技术对部分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C在各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情况。表明含胺基的碱性离子液体能够很好的溶解PC。以常规溶剂1,4二氧六环为反应介质,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对PC的化学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PC化学降解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的较佳醇解反应条件为m(PC):m(1,4-二氧六环):m(甲醇):m(氢氧化钠)=1:2:1:0.02,反应温度40℃,时间35min。在上述条件下,PC醇解率为100%,双酚A(BPA)收率≥95%。得到的较佳水解反应条件为m(PC):m(1,4-二氧六环):m(氢氧化钠) =1:4:0.15,n(水):n(PC)= 14:1,反应温度100℃,时间8h。在上述条件下,PC水解率≥100%,BPA收率≥95%。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对PC的化学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和各种因素对PC化学降解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是最适宜的反应介质,当[Bmim][Cl]和酸功能化的离子液体[HSO3-pmim][HSO4]进行复配使用时,降解效果明显下降,说明PC不适宜在酸性条件下降解。得到的较佳醇解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2.5h,n(甲醇):n(PC)=8~12:1,m([Bmim][Cl]):m(PC)=0.5:1。在上述条件下,PC的醇解率100%,BPA和碳酸二甲酯收率95%以上。离子液体重复使用8次后,PC醇解率和BPA收率无显著降低。得到的较佳水解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5℃,反应时间3.0h,n(水):n(PC)=10:1, m([Bmim][Cl]):m(PC)=1.5:1。在上述条件下,PC水解率100%,BPA收率95%以上。离子液体重复使用8次后,PC醇解率和BPA收率无显著变化。以上研究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其他文献
堆积体是个依据成因和岩土体性状的概念,系指第四系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属于斜坡变形破坏后继续运动阶段的产物,在我国西南山区,松散堆积体的发育十分普遍。这种第四纪的崩
糖尿病腹泻是中、晚期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一种临床表现,给糖尿病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文献报道其患病率约4%~22%~[1]。近年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与多种
从多角度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散打进行比较 ,分析了传统武术在技击特征上的弱点和现代武术散打的优势 ,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传统武术中“攻防含义”的艺术魅力 ,使武术套路和武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于90年代初被正式列为全国冬季比赛项目。十多年来,空中技巧已发展成为我国雪上重点项目及奥运争光的优势项目。随着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员
当前使用膨胀剂出现一些问题是由于对膨胀剂的认识与生产和应用发展的速度不相符,对膨胀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本文讨论了水灰比的变化、矿物掺和料的掺用、大体积温升,结构中的
建立了确定岩石类材料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中真实应变率效应的修正方法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修正程序。采用有限元动力软件分析岩石类材料的SHPB试验,对侧向围压效应
目前城市规划咨询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发展不均衡,与规划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不标准、市场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缺乏技术规范和监督机制等问题。要充分
培养西藏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大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才能实现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异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杂化的方法,在有机基体中引入无机组分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两相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在
短道速滑运动在不断向高速度、高超技巧、激烈对抗发展的同时,战术的形成与运用也有力地展现出精炼化、技巧化和智谋化等特征。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短道速滑战术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