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通信将是新一代通信系统的典型业务和显著特征,而视频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就是在国家863 重大攻关课题——“数字视音频编码、传输、测试与应用示范系统”(No. 2002AA119010)的资助下,对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 同时参加“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简称AVS 工作组)”的工作,积极参与技术提案的提交和标准的制定。本文研究了基于DCT 的视频编码的部分关键技术,包括编码效率提高、复杂度控制和码率控制技术等。另外,对小波变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系数补偿方法以增强基于小波编码的视频质量。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由于通信系统带宽的限制,传输带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带宽条件下传输更好的视频质量,就要求视频的编码效率足够高。本文针对帧内预测编码技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视频编码效率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进行帧内预测编码时,根据大样本统计得到的经验数据和模型,提高模式预测的准确度(匹配概率)。因为模式预测的匹配概率越高,写入到输出码流中表示预测模式信息的比特位越少,码流越节省。实验证实:本文方法的理论分析正确,实验结果效果明显; 可以达到节省码流、提高编码效率的目的。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采用了众多新技术,其编码器的编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使其计算量急剧地增加。为了视频应用于计算资源有限的通信终端中,必须对编解码器的计算量进行控制。传统方法是对编解码器进行优化,以加速其运行速度。本文针对帧内预测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度分级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视频图像的时间相关和空间相关特性,将帧内预测的全部模式集划分割成两个子集:强相关性子集和弱相关性子集。首先在强相关性的子集中,计算得到一个次优的预测模式。然后根据计算量的冗余,在相关性弱的子集中再次选取部分模式进行计算,以确定最优的帧内预测模式,最后对图像块进行编码处理。实验证实:本文方法在对帧内预测计算量的控制灵活、准确,对编码性能的影响很小。当视频应用于中低档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