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国际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肩负着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和建立学习型社会重大使命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引入企业绩效管理理念,以解决高等教育组织成员激励问题。但是,高等教育组织在组织目标、根本属性等方面皆不同于企业组织,因此,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理念,对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机制构建及适用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明晰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机制构建问题,本研究基于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托北京市20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满意度调查结果,对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机制进行构建与完善,得出:首先,绩效管理准备阶段构建层面,选取业绩完成率、业绩增长率、签单回款率等13项指标为业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及绩效标准;选取成本控制、工作完成质量、工作完成及时性等11项指标为非业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及绩效标准。其次,选取院系领导(占15%)、直系领导(占40%)、相关人员(占25%)、考核者自身(占20%)为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进行打分,以月度为考核周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绩效沟通及绩效反馈,进行合理的绩效结果应用。为明晰该机制的适用性问题,本研究基于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依托C大学继续教育学院6位行政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从考核偏误、考核正确性及考核的反应三方面,对该机制适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由于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受到“官本位”思想及中庸思想制约,认识缺乏战略高度、考核者专业知识欠缺,理论基础薄弱、组织成员参与及系统性沟通与支持缺失、重视结果考核,忽略过程考核、考核结果利用率低等原因,导致该机制的适用性在考核偏误、考核正确性及考核反应三方面存在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重视绩效计划、加强考核者选择与培训,完善指导支持制度、加强组织成员参与,完善绩效沟通,强化实施反馈、保障绩效信息收集,加强绩效管理结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