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码的定点数译码实现及其在BICM/SCMA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化码是E.Arikan在2009年提出的一种信道编码方案,它的纠错性能随着码长的增加而提高。当前极化码能够达到的纠错性能已超过Turbo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性能。本文主要结合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应用场景,对极化码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工作。1、详细阐述信道极化基本原理及极化编码过程。仿真验证了信道极化现象,并为AWGN信道引入巴氏参数法和高斯近似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AWGN信道,通过高斯近似方法构造的极化码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2、优化极化码的标准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算法。本文通过延迟复制、优化剪枝和添加CRC校验码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借助堆栈将SCL递归译码算法转化为非递归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1)延迟复制和优化剪枝可以使SCL译码算法在牺牲很小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译码复杂度;(2)SCL译码算法添加CRC校验码后可以获得更大的性能增益;(3)在MATLAB平台上,非递归译码算法比递归译码算法可提升60%以上的计算效率。3、设计并实现SCL译码算法的定点数译码。本文将SCL译码算法的初始对数似然比(LLR)值、内部LLR值以及路径度量值分别进行定点数量化,提出并对比了基于自动搜索算法的量化方案和基于近似算法的量化方案,并在BPSK调制系统和高阶调制系统中分别进行量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1)基于近似算法的量化方案不仅比基于自动搜索算法的量化方案减少了量化的时间,而且减少了系统总的量化比特数;(2)在基于边界判决法的高阶调制系统中,内部LLR值和路径度量值的最优量化比特数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大而减小。4、将极化码引入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系统,构成PCBICM系统。本文不仅分析了随机交织算法和块交织算法,而且分析了基于边界判决法的LLR解调算法,并对PCBICM系统在不同调制方式、不同码长和不同译码算法下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PCBICM系统的译码性能远远优于高阶调制系统的性能。5、将极化码引入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构成PCSCMA系统。通过仿真实验对PCSCMA系统和Turbo_SCMA系统进行性能对比发现:PCSCMA系统具有更优的性能。所以,从系统性能上,将极化码与SCMA技术进行联合设计是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前期研究中,利用猪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为靶标,通过噬菌体随机12肽库的淘选,筛选出了与猪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提取其ssDNA并测序分析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全球范围内都对车辆油耗与排放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就中国而言,在国VI排放法规中,对瞬态循环限值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车用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治疗:急性期(1~7d)予局部浅针加远道取穴,面部患侧取阳白、四白、地仓、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随着新课标教学要求的更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作为主要的艺术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促进学生
产业融合是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价值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文章采用灰色关联方法,选取与乡村旅游相关的13个变量,计算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旅游业融合程度,及影响其发展的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以下简称植物检疫)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检疫技术为后盾、植物检疫行政许可和执法监督为保障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危害,达到促进农产品流通,保护农业
本研究在语言成熟期年龄效应(Maturational Age Effects)与干扰假说(Interference Hypothesis)的理论框架下,考察了早期与晚期哈萨克语-汉语双语者在词汇和句法结构中的母语损耗现象。受试的母语均为哈萨克语,第二语言为汉语。语言关键期内习得汉语的早期双语者40名,语言关键期后习得汉语的晚期双语者30名,以及15名单语者为对照组。研究具体从哈萨克族双语者的性别、
本文通过对512矿床含矿层不同地段铀系列同位素研究,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根据矿卷前锋铀系列同位素组成分布规律和含矿层不同氧化还原分带中样品铀系
高杠杆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虽然自2008年以后快速增长的宏观杠杆率在经历过一系列“去杠杆”政策后增速逐渐放缓,但是居民杠杆率则出现了快速的上升。自2013年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在网络传播语境下发挥着社会引导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网络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