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的第3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多采用西药治疗,西药降血糖的作用强、起效快,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而且不能阻止胰岛细胞的凋亡,因此,从天然资源中寻找疗效好、副作用小的降糖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些年,茶多糖在降血糖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显示,茶多糖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胰岛β细胞;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代谢酶的活性;提高肝糖原含量,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用药,本实验以自发性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分离胰岛,于体外刺激胰岛素释放,并检测体内血糖、胰岛素水平,观察茶多糖对db/db小鼠血糖、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深入探讨茶多糖的降糖作用。方法:将4周龄的db/db分为五组,分别给予无菌水、二甲双胍(200mg/kg/d)、不同浓度茶多糖(100mg/kg/d、200mg/kg/d、300mg/kg/d)自由饮水喂养4周,并设定正常对照组(db/m小鼠),监测血糖、体重、饮水量、进食量,实验结束时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使用胶原酶Ⅴ运用逆行灌注法分离胰腺,经37℃水浴恒温震荡消化,采用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在解剖显微镜下,手工挑选形态规整、密度均匀的胰岛,置于37℃、5%CO2、95%O2的培养箱中过夜培养。后吸取20个边缘光滑、形态规则、大小相仿的胰岛先后置于5.6mmol/L低浓度葡萄糖、20mmol/L高浓度葡萄糖环境培养1h,分别吸取上清液检测胰岛素水平,胰岛素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所有数据均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x士S)。结果:1各组小鼠实验前后体质量变化比较实验前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束后,对照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茶多糖各组体质量均降低(P<0.05);茶多糖各组小鼠体质量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茶多糖各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小鼠治疗前后饮水量、进食量的变化实验前,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饮水量、进食量均明显增加(P<0.05),而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在实验前后比较饮水量、进食量无明显变化(P>0.05)。二甲双胍组与茶多糖各组小鼠饮水量、进食量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少。2周时,二甲双胍组小鼠饮水量、进食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茶多糖各治疗组变化不明显(P>0.05)。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茶多糖各组小鼠饮水量和进食量明显减少(P<0.05)。二甲双胍组与茶多糖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小鼠ALT、AST、肌酐水平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治疗组ALT、AST、肌酐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ALT、AST水平较高,茶多糖各组ALT、AST水平减低(P<0.05)。茶多糖各组之间比较ALT、AST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治疗组之间比较肌酐无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小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FBG)变化比较实验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治疗组FBG显著升高(P<0.05)。试验期间模型组小鼠FBG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组FBG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周时,二甲双胍组小鼠FBG低于模型组(P<0.05),茶多糖3组小鼠FBG较模型组减低(P<0.05)。实验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治疗组小鼠FBG水平均减低(P<0.05);茶多糖各治疗组FBG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茶多糖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各组小鼠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比较实验结束时,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组小鼠FINS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茶多糖、二甲双胍治疗4周后,FINS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茶多糖各组FINS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茶多糖各治疗组及二甲双胍组ISI值升高、IRI减低(P<0.05),茶多糖各治疗组ISI值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茶多糖各治疗组IRI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6各组小鼠胰岛功能的比较葡萄糖刺激试验结果显示,在低糖浓度刺激下,各组胰岛素释放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糖浓度刺激下,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胰岛素释放均减低(P<0.05)。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治疗组小鼠胰岛素释放高于模型组(P<0.05),而二甲双胍组和茶多糖各组胰岛素释放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组SI值均较低(P<0.05)。二甲双胍组及茶多糖各治疗组SI值高于模型组(P<0.05),二甲双胍组与茶多糖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茶多糖可减轻db/db小鼠的体重并且减少db/db小鼠的饮水量、进食量。2茶多糖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但降糖作用弱于二甲双胍。3茶多糖可以刺激胰岛素释放,改善胰岛功能。4茶多糖可以减少db/db小鼠的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