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移风易俗政策研究--以后袁庄村为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风易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更是对农村传统习俗去粗取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菏泽市高度重视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与此同时,笔者看到农村地区一些风俗习惯依然与移风易俗政策相关要求存在差距。本文以后袁庄村为例,运用调查问卷、走访谈话等方式,力图发现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群众对于移风易俗建设缺乏认识和关注、实施过程中奖惩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宣传教育方式单一落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尤为突出。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元化、根本性的,归结起来,主要是农民主体意识淡化、政策制定缺乏有效强制力、村民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资金等因素的有效保障。文章借鉴温州市、岳阳市移风易俗先进案例,着力对照典型找差距,破解相关难题。
  据此,本文在政策制定、政策落实和政策背景方面进行了探索。政策制定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软硬兼施”,把刚性规矩立起来,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推动工作创新,提升政策可操作性;在政策实施方面,要重视源头治理,重视联合执法,建立长效机制,做好打“持久战”准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弘扬正确婚丧观和孝道典型;在政策背景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群众价值认同,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为移风易俗的扎实推进搭建平台。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内涵,拓宽了民主形式,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搭建了掌握社情民意、征询各方意见的平台,能够实现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需于民,保障基层群众的参与权,促使决策更加科学,使得社会层面的民主拥有实质性的内核。在顶层制度设计和学术理论研究的共同影响和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活动,尤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乡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议题。乡村公共空间是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空间,其在提供公共服务、传承乡村文化和促进乡村和谐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通过对邳州市铁富镇调查研究,总结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已取得的基本成就,主要包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生态治理之道,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完备的治理体系,往往导致“高成本、低收益”的现象出现,生态安全的改善步履维艰。因此,目前亟需厘清生态安全治理现状,明确政府生态治理的重点,推动生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
  研究通过对全国生态安全及治理状况进行指数评估,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描绘出中国生态安全治理现状。测评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总体生态安全治理状况处于较差状态,多数省市生态安全亟需治理。从
2014年之后,随着政府各项鼓励采用PPP模式政策的出台,国内PPP项目得以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尤以项目绩效评价问题较为突出。如:在PPP项目绩效评价中各评价要素模糊、指标设置未依据基本原则、对项目的评价仅局限于某一阶段,未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等。基于此,本文尝试采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了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包括影响PPP项目绩效的因素、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其次,以江苏省首个采用PPP模式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国家安全的内涵和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保障人民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当前关于居民安全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学、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等领域的公共安全感调查,其中对于居民治安安全感的调查也较多,但是少有学者涉及居民生活的其他方面,对某一具体领域的居民安全感的研究凤毛麟角,我们亟需加强关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居民公众安全感,从具体入手,提出加强居民安全感切实可行的措施。
  因此,本研究选取公共安全中的
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因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已经进入了政府日程,公民也开始重视公共安全服务的效果。随着公共治理时代的来临,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主要工具之一的城市公共安全服务面临着挑战,亟待转型。遗憾的是,目前的城市公共安全服务绩效评估理论难以平衡民主、效率、公平、责任等价值冲突,如何有效构建适应公共治理时代的城市公共安全服务评价体系并对城市公共安全服务进行评估成为推动城市公共安全服务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多元价值融合为
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煤矿工业在我国有着长久的历史,见证了我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政府对经济结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供给侧改革要求煤矿企业去产能,淘汰关停落后的煤矿企业。大量煤矿企业的关停,留下了大量的废弃工业用地,被称之为煤矿工业遗产。政府作为管理者需要承担对煤矿工业遗产转型再利用的责任,政府需要合理使用其职能,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使煤矿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得到利用,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
城市公厕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公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厕所革命”运动将厕所这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却常常被羞于提及的物品带入到全社会的视野中来。“厕所革命”是一项全面解决人民群众需要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厕所 革命”的研究属于较新的方向,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来受到
随着“银发浪潮”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继续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给政府、机构和家庭带来了压力。同时,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中,基层政府作为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和规划者,仍面临着服务职能界定不清、服务范围有限等问题。在国家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以及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和社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活力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社会资本形塑社会组织。有效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本,能够进一步增强社
PPP模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缓解政府财政负担、引入优质的社会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提升公共产品供给和运营效率、实现多方共赢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该模式在部分地区的运营管理依然不成熟,存在财政风险水平较高的问题。比如,Z市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在监管主体、政策文件、地方机构设置及专业人员配备和项目操作流程四个方面存在财政风险的监管问题。本文着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监管措施和优化改进方案。在监管主体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主体、提升监管意识;在制度方面,需进一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