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儿科诊疗需求不断增大,儿童专科医院患者爆棚,然而由于儿科岗位压力大、工作负荷重,儿科医务人员离职率高,人员短缺问题严重。本研究聚焦儿科领域,调查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影响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同时将离职意向作为讨论变量,分析儿科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离职意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本文以上海三家儿童专科医院医生、护士为调查对象,按照医生40%;护士60%的原则,进行分层随机调查,合计发放50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63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严重,工作满意度很低,离职意向强烈。职业倦怠方面:情绪衰竭与玩世不恭问题较为严重。职业认知满意度方面:薪酬福利、执业环境的满意度差。情感支持满意度方面:对患者支持满意度差。工作年限、每周工作时间与儿科医务人员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水平呈正相关,聘任职称与玩世不恭水平呈负相关。聘任职称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与离职意向呈负相关。每周工作时间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与离职意向呈正相关。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与玩世不恭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各个维度呈负相关,与离职意向各个维度呈正相关,工作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与离职意向呈负相关,情绪衰竭与玩世不恭分值越高、对工作满意度越低;离职意向越强烈。儿科医务人员对工作本身满意度对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有消极影响。工资福利满意度、患者支持满意度对情绪衰竭有消极影响;同伴支持满意度对成就感低落有消极影响,满意度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离职意向越强烈。结合研究结果与儿科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缓解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1)政策支持层面:(1)完善儿科医疗价格政策,提高儿科诊疗价格;(2)健全儿科收入分配政策,实现收入分配公平;(3)改善儿科职称聘任政策,给予儿科政策倾斜;(4)落实儿科分级诊疗政策,合理布局儿科资源;(5)优化儿科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儿科人才储备;(2)社会支持层面:(1)管理部门层面:加大儿科相关投入力度,提升儿科医疗运行效率;(2)医疗机构层面:实行人员分类激励策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3)医务人员层面:多中心多学科加强合作,畅通会诊、转诊合作机制;(4)患者家属层面:尊重医务人员劳动成果,积极配合疾病诊疗工作;(5)社会舆论层面:强化社会支持舆论宣传,营造和谐儿科医患关系。
其他文献
2018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魅力乡村。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不断转型发展,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并逐渐形成了一批生态乡村,乡村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乡村建设规划设计不合理,无法适应当地条件;以“一村一品”、“一
企业的产品策略制定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拥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并带来稳定,可持续发展。CH公司作为一家超过100年历史的防爆电气外资企业,近年来在中国的
当前的经济文化正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因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过猛,导致了人们在精神文化的方面需求愈来愈高。其中的建筑行业,似乎人们的追求不再只是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而
妇女联合会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始终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以妇联组织培育孵化的社区家庭文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也更加的发达,尤其是航空运输,进步更是迅速。伴随空中飞行量愈加密集,民用航空运输飞行对空域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中国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身份参与政治生活,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国是,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是重要政治参与力量。民主党派组织和党派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在公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监管部门责任
近年来,随着纳米碳材料的发展,关于高电化学性能和高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的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石墨烯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以及环
城市更新,是针对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需求的区域,作必要的、有计划的城市改建活动。城市更新是我国近30年来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题,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过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愈来愈强烈的态势。各类组织如何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现有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组织自身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