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多元性与乡贤治理 ——以明清时期乡村社会为背景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在乡村混乱的法律秩序之中寻求各种治理势力的平衡则是维持乡村秩序的关键。村民自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之中常有设计之外的问题出现,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村民自治制度开始偏离设计初衷。如何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促使新乡贤充分参与辅助乡村治理活动,维系乡村秩序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乡贤治理的实践经验不足,但在氏族势力庞大的明清时期的乡村中乡贤的治理体系可以为现代社会的乡贤治理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为完成对明清时期乡村治理中法的多元性以及乡贤发挥的作用的研究,以便对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法的多元性和乡贤治理的关系进行些许指导。笔者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国家法、乡规民约、乡贤治理等多个角度探求明清时期乡村法律适用的多元性以及广泛冲突的表现形式,评估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对乡村统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当下复杂的乡村社会治理情形与新乡贤的关系提供建议。本文第一部分对明清时期多元化的治理情形进行了描述,对国家法、乡规民约之间多元化法律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对明清时期乡贤治理的特征进行介绍。第二部分着重描述了明清时期国家法和乡规民约在乡村之中的冲突以及乡贤是如何实现其治理作用维护乡村秩序。第三部分就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及新乡贤得以参加乡村治理所带来的优势及弊端。文章结语部分对现代乡贤治理所面对的困难进行了总结,在吸收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长处之时,避免产生乡贤擅权的弊端。
其他文献
近几年,套路贷这一犯罪名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当今社会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套路贷”是指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套路贷作为一种以借
森林特色小镇对国有林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推动林业现代化,对林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随着国有林场的改革,建设森林特色小镇就显得尤为重要。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条件评价是建设森林特色小镇的前提,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构建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条件评价体系以及森林特色小镇规划的流程,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法建设森林特色小镇的指标因子;其次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指标权重,构建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条件评价模型,总结
本翻译报告选取的材料来源于《维多利亚时期小说中的女性与个人财产》(Women and Personal Property in the Victorian Novel)。笔者对该书第三章进行了汉译,这一章节主要通过分析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所著的小说中的情节,剖析了乔治·艾略特本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及个人财产权的看法,从而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法律环境。本章中主要涉及到艾略特三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弗洛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其自身的不断努力下,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其办学规模、办学模式、办学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截止目前,全国民办高校共400余所,在数量上占所有高校的五分之一,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民办高校辅导员面对新挑战和新任务,工作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显,表现在民办高校对辅导员
PPP(Public-Private Part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英文简称。PPP项目相比传统公共项目而言所需投资成本更少、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效率更高,因而在供给侧改革中被广泛推广并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供排水、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污水处理、教育等领域。其中,控源截污作为污水处理领域的主要手段,通过采用PPP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在融合社会资本优势下可以缓解政府支出压力、降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从字、词、句为单位过度到了以语篇为单位。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实现了文化转向之后又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结合使得翻译研究突破了语言的局限,开始从政治、权力等视角研究翻译的问题。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所关注的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活动,隐藏在译作背后的权力运作,以及权力与话语的不平等关系。其历史使命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创客教育走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Scratch编程课程为代表的创客教育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中存在着学情差异大、课时少、有效教学时间短、教学模型单一等问题,有学者将微课引入到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以期解决当前教学问题,同时因为微课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有效解决当前编程教师重复劳动,学生使用即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阶层的划分,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都存在较大影响。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旧严重,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得上。而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作为进入中上阶层的入场券,在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不公平,就不利于社会正常的代际流动,甚至加剧“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固化”等现象。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基于对湖南省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并存在着数量庞大、各具特色的村庄。那些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浓厚文化内涵的村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大批的村庄消亡,大量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失。一直以来,农村问题都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勾画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作为中学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基本实验能力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国家和各级政府愈发重视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投入,大部分地区实验硬件条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发现,贫困地区生物实验开展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依旧很不理想,其主要是受到了实验设备、师资力量和师生认知的限制。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地区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与高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