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上市公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实行暂停、恢复上市交易,目的是促使这类陷于困境的上市公司在终止上市前重新整合,尽快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回到证券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暂停、恢复上市制度是否产生了如期的作用?恢复上市公司的境况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使恢复上市公司乃至所有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 本文总结了暂停、恢复、终止上市机制的演变,然后从基本面、亏损原因和资产重组行为三个方面考察恢复上市公司的前生今世,并对恢复上市前后的超常积累收益作实证分析,归纳这类有着特殊经历的上市公司的共性,寻找存在的问题,探讨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认为,总体而言,恢复上市公司的现状呈分化状态,除了小部分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外,大多数恢复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资产质量等尚存较多缺陷,因而暂停上市期间的资产重组并没有产生市场所期望的效果。这种情况也从二级市场上的收益率得到证实,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暂停上市这一事件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从长远看,反而是超常损失居多。主要原因存在于公司内外两个方面:退市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恢复上市公司分化的主要外因,不同性质的资产重组行为是主要内因。 因此,当前首先要促使绩差的恢复上市公司实施以资产重组为对价的股改,同时以新实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为契机,完善退市制度,细化各种法律法规,从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上市公司包括恢复上市公司的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人通过近两年来参与F公司一体化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从人力资源培训的理论发展,在分析了F公司技术工人培训的现状与F公司一体化项目对技术工人需求趋势后,构建了一个基于
市场化水平提高意味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降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以加强,经济更加自由。但同时它也要求政府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改弦更张,税制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婴幼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的改变,认为其可能具有与哮喘相似的发病机制.因此,毛细支气管炎细胞因子研究对揭示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探索毛细支气管炎新的治疗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