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utterudite类型材料在压强下的性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和很多国家民族矛盾的根源之一,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当务之急。热电能源转化技术是一种环保的能源转化方式,它可以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热电转化技术可以利用生活中广泛的热源产生电能,比如各种辐射产生的热、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和各种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热源。如何提高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ZT成为了热电材料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高效的热电材料必须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低的热导率。   Skutterudite类型材料是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复杂结构热电材料。Skutterudite类型材料的笼状结构存在孔隙,这些孔隙可以填充稀土金属或其它元素。填充原子在skutterudite孔隙中可能产生非耦合的、独立的自由振动。这种自由振动模式可能会散射声子,导致填充的skutterudite类型材料热导率降低。但填充skutterudite类型材料热导率下降的机理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主要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PT)模拟计算skutterudite类型材料的性质,计算不同填充率的skutterudite类型材料在压强下的结构变化。计算结果显示,在skutterudite结构中,八面体内部的过渡金属原子和磷系原子之间的键长对不同填充率的skutterudite类型材料的晶格常数和弹性模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八面体键长几乎是影响晶格常数的唯一因素,同时八面体内部和八面体之间的原子键角对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本文通过原子位移来计算原子势能。计算结果表明,在压强越大(体系孔隙空间越小)的情况下,填充原子和体系原本原子耦合程度加剧。而压强越小(体系孔隙空间越大),甚至拉伸的情况下,填充原子越趋向于独立的、非耦合的自由振动。这为解释skutterudite类型材料填充原子振动模式提出新的线索,同时也提出了通过机械方式(压缩或拉伸等)改变材料热电性质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民宿”作为有别于传统酒店、宾馆等的一种非标住宿形式,以其特有的功能和特性迎合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民宿发展还处于初级和探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成功的从石墨中分离出了石墨烯,打开了通往二维材料世界的大门。之后,许多其他的二维材料也陆续在理论和实验上被发现:硅烯,六方氮化硼,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磷烯以及碲烯等二维材料也相继问世。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具有实际应用的完美特性。例如
学位
半导体化合物CuInSe2是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基本材料,通过对CuInSe2材料的掺杂,可以有效的提高CIS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其中利用Ga元素部分替代In元素是实验上常用
代谢组学方法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细胞、组织和生物体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整体组成,并通过代谢物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