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二至散治疗小儿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参芪二至散治疗小儿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评价其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的54例患儿,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口服参芪二至散,4周为1疗程,共12周3疗程。纳入试验患儿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记录其中医证候积分和实验室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以评价其有效性。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肝肾功能、血常规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病例54例,共脱落病例6例,无剔除病例,实际完成病例数48例。总体疗效评价方面,治疗12周后,临床控制2例,占4.17%;显效25例,占52.08%;有效15例,占31.25%;无效6例,占12.50%;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达87.50%。其中,对于轻型(轻度蛋白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重型(中度蛋白尿)的有效率为75.00%,治疗后两组患儿有效率有差异(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比较:治疗4周、8周、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4周、8周、12周后,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尿RBC指标在治疗第4周患儿虽有改善但不明显(P=0.062>0.05),可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8周和治疗第12周,尿RBC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方面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受试患儿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等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参芪二至散对脾肾气虚型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医症状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尿微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参芪二至散在治疗该病时安全有效,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绿化植物废弃物的产生量巨大并不断增加,绿化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质量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研究的绿化植物废弃物的热发酵技术包括粉碎、
目的研究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肝功能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纳入且参与收治的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数据资料,将其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鱼玄机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诗集的版本流传,诗歌的题材内容,诗歌蕴含的思想意识,诗歌的艺术特征,诗歌的成就、影响及局限性等方面,并将鱼玄机与同时代的
目的获得人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详细的蛋白质组分信息,建立人类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蛋白质表达谱,以期为筛选出有潜力成为肺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shot
以水城县猴场乡、米箩乡和鸡场乡的‘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分析其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水城‘红阳’猕猴桃含有16种氨基酸,种类较齐全。‘红阳’猕猴桃氨基酸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多发性骨及淋巴结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多发性骨及淋巴结肿瘤性病变53例,其中男21例、女3
本文根据泉州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的构造措施及其热工性能,提出在节能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给自己、给同学布置作业,让他们经历设计作业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发展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生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变革,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
为研究高位钻孔偏斜对抽采效果的影响,利用钻孔轨迹测量仪对现场高位钻孔实际施工轨迹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偏斜特征。根据偏孔位置将钻孔分为上偏轨迹钻孔、有效轨迹钻孔、下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