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会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对企业的界定已经从传统企业论发展成为在近20年来兴起的契约经济学导向下衍生的企业契约论;对企业目标的定位已经从企业利润最大化发展成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向外向型、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人们把管理的视线转向了价值及其载体的活动上,把管理目标锁定在业务链和价值链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值上。新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兴起,迫切需要相适应的会计体系的支撑。而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则遭致越来越多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以阎达五教授为代表的我国会计学者提出建立价值链会计体系。
价值链会计作为一个新兴的会计领域,它是在会计环境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普遍变化的背景下,以会计管理活动论、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产生的,是现行会计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希望通过价值链会计的研究,建立更符合新的经济环境和管理理念的会计管理体系,使会计实务不再局限于交易记录和活动控制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更好地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服务。
全文分为五章,在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后,文章对价值链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得出价值链会计是理论与现实的必然选择。然后本文对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了详细深入地探讨;管理框架部分吸收了阎达五教授的以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构建的思路。但由于该思路的建立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并未深入具体地阐述和论证。因此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结合空间维度,对价值链会计的管理框架进行了创新性地充实与完善。时间序列上按事前--预测、决策、预算,事中--实时控制,事后--评价与披露具体展开;空间上突破单一企业的局限性,将纵向的供应商、客户,横向的竞争者纳入会计管理的范围。在该框架中,广泛地应用ABC法、BSC,EVA等来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拓展了价值链会计的理论视野。最后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实施障碍与实施应注意的事项,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