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宋立群教授治疗的DKDⅢ期患者中药用药的统计分析,探讨宋立群教授治疗DKDⅢ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宋立群教授门诊治疗的符合DKDⅢ期诊断标准的患者病历,整理资料,记录其用药。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和SAS统计学软件,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治疗DKDⅢ期时首诊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高频药物、常用药物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常用药对及常用药物组合,对宋立群教授治疗DKDⅢ期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病例273例,首诊处方273首,包含中药167味,总使用频数4501次,其中使用频数在60次以上(包含60次)的中药24味,累计总使用频率达65.56%。其中黄芪、白术、茯苓、芡实、女贞子、金樱子、覆盆子、白果、沙苑子、菟丝子、葛根、鸡内金、山茱萸等是宋立群教授治疗DKDⅢ期的核心药物。本研究共应用药物类别19类,其中补虚药的累计频数最高,占总频数的26.37%。其后为收涩药,占总频数的17.75%。以上二者在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治疗中具有核心地位。用药时平性药使用频数最高,温性药位居第二位,其后依次为微温药、寒性药、凉性药、微寒性药。药味以甘味药、苦味药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辛味药、涩味药、酸味药、咸味药、淡味药。归经若按药物使用的味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经、肾经、脾经、胃经、肺经、心经等。若按药物使用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脾经、肾经、肝经、肺经、胃经、心经等。聚类分析结果得药对9对,药物组合9组。药物四气五味聚类分析得出性味组合3组。因子分析获得公因子20个结论:1.黄芪、白术、茯苓、芡实、女贞子、金樱子、覆盆子、白果、沙苑子、菟丝子、葛根、鸡内金、山茱萸、砂仁、山药、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姜黄、桑白皮、陈皮是治疗DKDⅢ期的核心药物。2.补虚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是治疗DKDⅢ期常用的药物类别。3.平、温、微温;甘、苦、辛、涩;肝、肾、脾、胃、肺是治疗DKDⅢ期用药的主要性味和归经4.气阴两虚、脾肾亏虚、肝肾不足是DKDⅢ期的本虚之证。湿、痰、瘀是DKDⅢ期的标实之证5.益气养阴、健脾益肾、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化湿、祛痰、活血化瘀是治疗DKDⅢ期的主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