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AR5)显示,过去的100多年间,全球地表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85℃C,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年平均气温将升高0.3-4.8℃C。气候变化已经或正引起物种分布范围、生物物候等一系列生态现象和过程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难以满足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需要。了解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物种适宜生境的变化特征,及早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基准气候条件数据以及未来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的情景数据,结合物种分布多模型集合预测平台Biomod2,分析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对我国常绿阔叶林和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的影响;进而结合两种不同的物种扩散能力假设,分析不同扩散能力下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对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的影响;最后对我国目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络在基准气候条件下及未来各种气候情景下对四川山鹧鸪的保护能力进行评估,并识别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两个时期四川山鹧鸪保护的关键地区。本文的主要结论与结果如下:(1)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将极有可能造成我国常绿阔叶林适宜生境向青藏高原腹地地区扩展,适宜生境总面积增加。RCP2.6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我国常绿阔叶林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增加10.7%、10.4%和8.5%;RCP8.5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我国常绿阔叶林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增加20.6%、19.8%和31.8%。(2)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将极有可能造成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面积减少、适宜程度下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RCP2.6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43.1%、52.4%和增加49.0%;RCP8.5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91.7%、96.5%和80.8%。(3)扩散能力对四川山鹧鸪在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扩散能力越弱,气候变化对四川山鹧鸪的影响将越显著。RCP2.6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不扩散假设下,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42.3%、61.8%和0.1%;1km/年扩散假设下,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将分别增加1.1%、减少10.3%和增加95.1%。RCP8.5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不扩散假设下,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94.0%、97.2%和87.6%;lkm/年扩散假设下,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93.6%、90.8%和69.4%。(4)我国目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络对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和可利用适宜生境的保护能力随着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极有可能呈下降趋势。RCP2.6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面积相对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36.1%、80.9%和增加26.3%;1km/年扩散假设下,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11.7%、73.2%和2.2%;不扩散假设下,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12.7%、75.7%和9.3%。RCP8.5情景下,到21世纪80年代,在cccma、csiro和giss三种大气环流模型模拟的气候情景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适宜生境面积相对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55.9%、100%和90.4%;lkm/年扩散假设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将分别减少80.2%、100%和98.5%;不扩散假设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可利用适宜生境面积相对于基准气候条件下也将分别减少80.2%、100%和98.5%。(5)28°N-32°N,102°E-104°E这一区域将是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四川山鹧鸪保护的关键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