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的腐化作用——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探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茨杰拉德(1896-1940)往往被冠以"爵士时代"和"史记家"和"桂冠诗人"的雅号, 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一问世便以其蕴涵的重大社会意义和表现的精湛艺术成就引起巨大轰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该文通过回顾"美国梦"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分析四个社会附层(即世袭的有钱阶层、新兴的有钱阶层、中产阶级和下层社会)代表人物的命运,论证现代物质主义"美国梦"的腐化作用以及盲目追求这一梦想的危害.全文共分五部分:前言、第一、二、三章和结论.第一章回顾"美国梦"的历史.通过分析"美国梦"的清教文化渊源,概括"美国梦"的基本特点;回顾其发展过程,界定"美国梦"的初始含义,肯定"美国梦"在美国历史初期的积极作用;结合"一战"后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的巨变,分析"美国梦"的腐败原因及现代物质主义的"美国梦"的腐化作用.第二、三章是文章的主体.第一章对人物的分析均从其社会出身环境入手,评析人物的理想追求,结合他们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经历,揭示"美国梦"对各阶层人们的腐化作用.菲茨杰拉德一生都在实践着"美国梦",他对"美国梦"的向往、怀恋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他对盖茨比的肯定正是对梦想意义的肯定.梦想是人类恒久的渴望,也是菲茨杰拉德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该文通过对"美国梦"腐化作用的分析,从另一方面展示了作者对"美国梦"的客观认识,具有现实认识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探讨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根据关联理论,交际是明示-推理过程,听话人若不能运用恰当的语境推理说话人在交际中传达的隐含意义(又作含义),则不能获得符
“预设”,语言学中讨论研究最广泛的概念之一,已不再仅局限于语言学。人们逐渐从多种视角对其进行探索,使其成为跨学科的研究论题。预设通常是用来使交流更加简洁有效,这类预设并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死亡现象尚无系统的研究.作为悲剧高潮的有机构成,死亡不但先行规定着剧情的发展,也是不断向悲剧主人公昭示存在意义而始终在场的核心要素.该文借重海德格尔
在俄罗斯学术界,广告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特别是在俄语语言学领域,研究相对薄弱.作者选择俄语广告语言作为该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是分析俄语广告语
《死者的奢华》《感化院的少年》《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初期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其中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也尤为明显.该文着重分析的是"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存在主
研究了土豆液体、稻草液体和稻草固体3种培养体系下白腐菌脱色染料的特性.结果表明,含稻草秸秆的培养体系均能较好促进菌株生长、木质素酶系分泌和染料脱色.稻草液体培养体系
该论文欲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分析井上靖的人生体验、井上靖性格的形成以及《猎枪》、《斗牛》的人物形象三者间的关系,考察一下井上靖的人生体验对他后年创作的影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