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各方面均展示出良好前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分析该理论并借鉴其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新课改的背景、生物学自身的特点及当前学习现状提出问题,对目前山东省范围内高中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教学实践提供启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法等。论文主体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方法。第二部分是学习动机概述。对学习动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别从学习动机的作用、其构成的主要因素、理论提出的科学依据、对生物教学的启示四个方面对学习动机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步骤依次分别是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确定、预试调查、实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四部分是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当前高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主要发现:高中生生物学习动机的总体较好,但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较低;构成学习动机各子成分具体得分基本成正态分布;学习动机关于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学习成绩差异较为明显,男生学习生物学的动机高于女生,高二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机最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第五部分是生物学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教学策略。主要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创设多元化的课堂环境,培养非智力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改革评价机制,引导合理归因倾向。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反思。对本研究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