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然而我国教育现状是教育机会基尼系数日趋减小,而教育质量的基尼系数却在拉大。教育资源均等分配是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条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反过来,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是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阶段性具体落实措施。该研究主要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视角分析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服务不均等的现状,深层次地分析城乡义务教育服务不均等的多重根源并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更好地解决现行义务教育服务不均等的问题。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恰是回应了这些问题,主要从义务教育为切入点,以教育资源分配为研究视角,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发展现状、原因等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论述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从义务教育公平开始,回应政府责任为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理论工具,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第二章,教育资源视角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内涵。先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然后分别对什么是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城乡和教育资源等概念的界定,然后再阐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意义。第三章,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非均等现状。本章分析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物质资源差异、教师资源差异、以及教育投入差异说明教育资源分配的非均衡现状。第四章,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非均等根源分析。本章先阐述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非均等的社会背景,然后从教育政策制度因素、教育资源分配的城市化偏向和义务教育的“精英教育”取向三个方面论述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的根本性原因。第五章,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可行性分析。本部分从户籍制度、城乡统筹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对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进行可行性分析。第六章,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本章从教师资源配置、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和教育物质配置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路径选择。第七章,结语。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论点,找出不足,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