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锶同位素地层学已经成为了化学地层学重要的分支之一,并日益成为研究全球地质事件和海相沉积物年龄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四川东部华蓥山仰天窝海相三叠系剖面的锶同位素组成及其与全球其它地区的可对比性,本文在野外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实测和精细采样的基础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和锶同位素地层学等方面研究。华蓥山仰天窝海相三叠系的大多数样品都具有较好的原始微晶结构和极弱、弱的阴极发光强度,只有不到20%的样品具有中等或以上的阴极发光强度:而且多数样品具有较低的锰元素含量,全部样品的锰元素平均含量为224×10-6;大部分样品也是具有较高的锶元素含量,全部样品的锶元素平均含量为627×10-6;同时大多数样品都具有较小的Mn/Sr值,全部样品的Mn/Sr平均值为0.65。在综合考虑样品的显微组构、阴极发光强度、锰元素和锶元素含量及其Mn/Sr值的基础上,只剔除了部分遭受了较强的成岩蚀变及其对海水信息的保存程度较差、不能用于作锶同位素实验分析的样品,因而大多数华蓥山三叠系海相碳酸盐样品可以认为只遭受了有限的成岩蚀变,对海水信息具有较好的保存性:同时后来的锶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也证明这一点。华蓥山仰天窝海相三叠系的锶同位素组成演化曲线可以细分为五个阶段:飞仙关组(早三叠世早期)的锶同位素组成变化相对稳定(①、②阶段),随后沉积的嘉陵江组(早三叠世晚期)锶同位素组成快速急剧的上升(③、④阶段),其后雷口坡组(中三叠世早期)锶同位素组成快速急剧的下降(⑤阶段):其演化的总体趋势与目前在国际上公布的已有锶同位素演化曲线有着相当好的相似性,从而说明全球地质事件是这些样品锶同位素组成及其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利用已有的三叠纪海水锶同位素组成-年龄数据库,对华蓥山地区海相三叠系几个关键地层界线附近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地层学年龄标定,从而获得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样品的年龄值大约在245.30Ma、253.18Ma或252.60Ma(分别对应不同的数据库)的附近;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界线附近样品的年龄值大约在244.95Ma、252.67Ma或251.62Ma(分别对应不同的数据库)的附近;三叠系嘉陵江/雷口坡组(下三叠统/中三叠统)界线附近样品的年龄值大约在241.9Ma和242.2Ma之间;三叠系海相/陆相地层界线附近样品的年龄值大约在240.08Ma或237.50Ma(分别对应不同的数据库)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