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辐板涡轮盘多学科非概率可靠性设计优化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_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涡轮前入口温度的不断上升,实心的传统单辐板涡轮盘在散热、减重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要求。双辐板涡轮盘具有内部空心盘腔,通过增加换热面积加强了对流换热,降低了温度应力,同时达到了减重的目的,是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由于涉及流体、传热、结构、振动等多个学科分析,双辐板涡轮盘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耦合设计过程;同时,由于材料、工况等不确定性因素,双辐板涡轮盘在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可靠性问题。目前,可靠性分析多基于概率模型,但是,双辐板涡轮盘作为新型结构,不确定变量统计信息采集十分困难,因此需要研究非概率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本文针对双辐板涡轮盘以及提出的带有导流肋板的新型双辐板涡轮盘结构开展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和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基于典型双辐板涡轮盘,提出带有导流肋板的新型双辐板涡轮盘结构,并进行了包括对流换热、结构强度、寿命等各个单学科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结合涡轮盘的对流换热试验结果,对数值分析模型进行校正,得到了轮盘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建立结构分析模型,研究多个学科间解耦数据的交换方法,使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方法对温度场到结构场的数据进行一致性变换,最终获得了涡轮盘的结构强度数值计算结果;使用Morrow均匀应力修正的Mason-Coffin寿命估算公式,建立寿命分析模型对双辐板和单辐板涡轮盘的低周循环寿命进行预测。
  (2)针对非概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模糊集不确定性建模技术,完成了对双辐板涡轮盘的不确定性建模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已有模糊集和证据理论等非概率模型,结合二者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模糊集方法,相比其他方法,这种方法对功能函数响应使用了模糊集的表达方法,并且可以同时描述证据理论的Bayesian数据结构和General数据结构,应用范围广泛;结合算例,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各可信度分配函数的算法以及不确定变量的非概率不确定性区间转化为概率区间的方法,比较了证据理论中各种数据结构在描述不确定性上的异同,证明了其在描述非概率不确定性上的可行性;最后,使用这种方法对非概率模型的双辐板涡轮盘进行了不确定建模。
  (3)提出了结合证据理论、模糊集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得到了双辐板涡轮盘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结果。具体内容包括:结合MonteCarlo法和一次二阶矩法,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模糊集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悬臂梁算例,分别使用概率模型以及非概率模型计算可靠性,比较了其可靠性分析方面的异同,证明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模糊集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使用该方法对双辐板涡轮盘结构进行了非概率可靠性分析,得到了其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的可靠度,最后,进一步研究了响应模糊集的隶属度函数参数的影响规律。
  (4)针对复杂双辐板涡轮盘的多学科分析过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Kriging代理模型方法,在保持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双辐板涡轮盘的分析设计效率。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各类代理模型,提出改进的四边形网格抽样法(ModifiedQuadrangularGrid, MQG),提高了抽样效率和抽样稳定性;提出基于样本点距离的区域覆盖质量(Distance-Based Space-filling property,DBSFP)评价准则,更加准确地评价抽样点质量以及抽样方法的优劣;使用典型遗传优化算法,改进了已有的Kriging代理模型初始化方法;同时考虑预测值最优以及预测精度最优的因素,选用EI(Expected Improvement)的方法对设计点进行自适应更新和收敛判据定义;通过多峰优化问题和可靠性分析的算例,证明了高效高精度的优点;最后,使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双辐板涡轮盘的多学科分析过程的代理模型,得到的模型精度达到使用要求。
  (5)对比传统的单辐板涡轮盘,对典型双辐板涡轮盘以及新型的带有导流肋板的双辐板涡轮盘进行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分析,得到了一系列双辐板涡轮盘的优化设计结果,为其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带有导流肋板的新型盘腔结构的涡轮盘以轻量化和冷却空气最大出口压力为目标的多学科多目标设计优化,得到了合理的导流肋板形状和排布的设计,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工作应力水平;研究结合可靠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对双辐板涡轮盘进行基于非概率可靠性的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对比确定性多学科优化结果,不确定性的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可靠性要求,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其他文献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淹水和干湿交替两种水分管理模式下,施Fe0和FeCl3对土壤-水稻系统中As迁移转运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了土壤pH、Eh、土壤和植株中Fe和As及形态的动态规律,以期阐明Fe对稻田土壤As的稳定化效果及机理,为指导As污染稻田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1、水稻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皆表现为干湿交替>淹水,各部位As含量比例表现为根:叶:茎:糙米=862:43:27:1,各部位As含量均表现为淹水>干湿交替。
  2、淹水模式下施用0.5g/kgFe0糙米As含量增加,施
由稻瘟病菌侵染引起的稻瘟病(Rice blast)是水稻生产上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对全球水稻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稻瘟病菌小种多,变异快,易产生新的致病型和抗药性群体,因此,如何防治稻瘟病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低抗药性等多重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期研究发现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PSB-06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存在的主要缺陷和推进“互联网+” 职工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构想等4个方面着重论述公路系统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跟上“互联网+”潮流,运用新技术、新兴媒体力量推进职工教育培训健康发展,切实提升公路系统职工的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公路职工;“互联网+”;教育培训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掌握已具有多种先进核电建造技术,常规岛定子作为重要大件吊装工程,其具有重量大,吊装工艺复杂的特点,如何安全高效的完成定子的吊装时具有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定子;吊装;核电;液压提升装置  1.研究的背景  在核电工程建设中发电机定子是常规岛厂房的重点项目,核电常规岛的定子吊装具有重量大、工艺复杂、施工时间久、吊装难度大的特点。  1.1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前核电
期刊
摘要:分析了硫磺余热锅炉腐蚀损环的原因,提出了减轻和防止腐蚀损环的对策,为硫磺余热锅炉今后的设计选材、安装质量和停工期间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硫磺余热锅炉;腐蚀原因;对策;分析  中海油惠州石化煤制氢运行部配套3万吨/年硫磺装置,余热锅炉(741-E-301)为尾气焚烧部分配套的余热回收系统。来自两列制硫单元的尾气、液硫脱气废气直接进入尾气焚烧炉,在焚烧炉内各股气体与外补天然气及燃烧空气混合
期刊
与传统的铺层复合材料相比,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中缝经纱的加入使得其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抗冲击性能。先进的机织工艺的发展使得预制体的织造更加快捷,液体模塑成型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大尺寸结构件的净尺寸成型。上述优势使得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正逐步被学界和工业界认可,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通过查阅复合材料损伤演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从试验和仿真方法两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复合材料损伤机理研究及力学性能预测方法研究的现状。发现,当前针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面内损伤演化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复杂的失效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新型功能材料,其工作原理包括三种物理效应: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现象),珀尔贴效应(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的现象)和汤姆逊效应(当电流通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除了焦耳热外导体还会吸收或放出一部分热量)。凭借其工作温度广泛、控制方便、可靠耐用、无运动部件等特点,热电材料已经被应用于温差发电器和热电制冷装置中。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并充分发挥材料的热电转换性能,层合热电材料和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程实际之中。由于层合热电器件一般在大温差、高热流的
目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然而地球上储存的化石能源仅能够供人类继续使用约60年。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应对将来的能源短缺。热电材料可以利用温差发电,是一种潜在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热电材料往往为脆性材料,在制备和工作的过程中,热电结构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缺陷或者裂纹,特别是在热-电耦合荷载的作用下,裂纹尖端会形成热流、电流以及热应力集中,导致裂纹扩展,从而使热电结构破坏失效。另一方面,由于裂纹的导电与导热性能差,材料内部裂纹会造成内部热阻与电阻的增大,使热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于飞行器鼻锥、机翼前缘及发动机热端等关键部位的超高温材料主要集中在硼化物、碳化物等组成的超高温陶瓷材料。在超高温陶瓷材料中,ZrB2以其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等综合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陶瓷材料的脆性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国内外对ZrB2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手段改变ZrB2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来改变材料微观结构及在陶瓷中加入不同相达到增强补韧的效果。而对于多相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及失效机理不仅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