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病例的20-30%。M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长时间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导致GBM增厚。免疫复合物中有与抗原结合的免疫复合物Ig G、原位抗原和通过激活补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这些都是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留下的,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基础。MN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IM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肾脏疾病。这种疾病的病程是多种多样的。一部分患者尿蛋白阴性或者阳性,肾功能正常,而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终死于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相关的并发症,如血栓栓塞、感染、代谢紊乱、急性肾衰竭等。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相比,合并NS的IMN患者发生肾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风险更高。长期的预防性抗凝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哪些筛查可以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在我们的临床中,我们经常对血清白蛋白水平<25g/L的患者开始预防性抗凝,但只有在非常仔细的评估和确定出血风险很低之后才会开出预防性抗凝药物。虽然目前凝血指标可以用来评估风险,但并不灵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出更灵敏的指标评估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以便及早的预防,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炎性标志物如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s to lymphocyte ratio,PLR)等也被报道与血栓存在一定关联。现有的研究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可能与机体所处的炎症状态有关,一些新型炎症标志物如NLR(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RDW也与膜性肾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是最近发现的两个新的炎症反应标记物。诸多研究显示,FAR、PLR增高与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目前,FAR、PLR与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栓发生事件风险的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FAR、PLR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栓发生事件的预测意义,为评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寻找更加灵敏的新的参考指标。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肾活检确诊为IMN的住院患者126例。男性72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3.5±12.1)岁。根据IMN患者是否发生血栓栓塞症将其分为两组:血栓组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非血栓组5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评价IM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绘制FAR、PLR预测IMN患者血栓形成的价值ROC曲线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血脂、肾功能、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MN血栓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24h尿蛋白、PLR、纤维蛋白原、FAR、hs-CRP、APTT、D二聚体均高于非血栓组(P均<0.05),而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血栓组(P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FAR、血小板计数、PLR与IMN患者血栓形成呈独立正相关(P<0.05或0.01)。而白蛋白与IMN患者血栓形成呈独立负相关(P<0.01)。FAR(OR=1.289,95%CI 1.083~1.534,P<0.01)、PLR(OR=1.029,95%CI 1.012~1.046,P<0.01)。3.ROC曲线显示,入院FAR、PLR水平预测IMN患者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8(95%CI 0.740~0.881,P<0.001),诊断临界值为19.42,特异度为85.19%,敏感度为77.78%;0.662(95%CI 0.573~0.744,P=0.001),诊断临界值为82.85,特异度为53.70%,敏感度为76.40%。而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血小板计数AUC分别为(0.782,P<0.001)、(0.791,P<0.001)、(0.614,P=0.024)。结论1.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入院时检测FAR、PLR在血清中的含量比值,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形成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2.本实验显示在FAR与PLR的对比中,FAR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可能会更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