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受“地沟油”、“苏丹红”、“三鹿奶粉”、“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发酵,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感迫切升温,食品企业亦深受打击,政府形象也颇受损伤、政府公信力遭遇质疑。政府开始逐渐意识到“一家独大”监管模式的局限性,以政府为主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使得我国食品监管工作存在“重管制、轻服务”、利益协调失衡、执行力不够等突出问题。加之近年来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系列如网络订餐,共享餐厅等新事物的迅速崛起,原有监管理念模式已无法适应现有的社会新环境。在此背景下,我国已开始关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的缺陷,积极探索了多种监管力量途径共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就此产生了明厨亮灶等一系列新生食品安全工程,试图探索新食品监管模式,营造食品安全共治格局,但仍存在着其他监管主体力量协同不足、政策法规滞后等具体问题。本文试以上海市明厨亮灶工程实施现状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查、层次分析法(AHP)、逻辑树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在实施推广上海市明厨亮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阻碍,并在现有食品安全体系推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本文首先是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发展趋势,运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本课题涉及的名词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做介绍。其次,对明厨亮灶工程的基本情况及意义做介绍,并通过查阅文献法对上海的明厨亮灶工程的实施现状做阐述说明。再次,本文运用调研问卷法通过对全市消费者、餐饮企业及监管人员的问卷调查,结合逻辑树分析法,找出现有我市明厨亮灶工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所存在问题进行筛选排序,最终确定明厨亮灶工程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监管制度体系、工程设计待完善、工程参与度不高三大方面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博弈分析提炼,总结上海市明厨亮灶工程效果不佳的三大方面原因包括:顶层设计缺失、食品安全监督制度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多中心治理体系落实不到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均衡各利益主体需求,提出从完善顶层设计、优化食品安全监督制度体系、创新食品安全多中心治理体系三个层面对上海明厨亮灶工程进行完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上海明厨亮灶工程实施效果的系统研究报道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尝试将逻辑树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运用到的过程中,针对现有明厨亮灶实效不佳的现况对调查问卷当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量化的形式对所有问题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筛选出权重指数较高项进行探讨研究,增强了论文的真实性及可信度,为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及可行性的建议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