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连接Connexin43在干细胞重塑小梁网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t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是一种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导致的退行性视网膜神经性病变,是全球第二的致盲眼病。高眼压是青光眼重要的致病因素。房水产生与外排的失衡是导致高眼压的主要原因。房水由睫状体产出,通过位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缝隙而进入眼前房,通过房水外排途径排出眼睛。值得注意的是,80%-90%的房水外排阻力来自包括小梁网-Schlemm管在内的传统流出途径。小梁网细胞(trabecular meshwork,TM)凋亡和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小梁网的流出功能来降低高眼压成为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方法。但目前重塑受损的小梁网以及恢复房水的流出功能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来源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小梁网细胞(iPSC-derived TM cell,iPSC-TM)可有效再生受损的小梁网组织,恢复并维持小梁网的房水外排功能。然而,iPSC-TM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率较低,影响了干细胞的应用进程。因此,维持iPSC-TM的长期治疗效果是一个挑战。当用间隙连接蛋白抑制剂CBX和FFA处理细胞时,iPSC-TM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前期研究提示,间隙连接,尤其是在小梁网组织高表达的Connexin43(Cx43)蛋白,或将成为提高干细胞组织重塑效果的新型治疗靶点。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间隙连接,尤其是小梁网细胞上高表达的间隙连接蛋白Cx43在iPSC-TM体外促进小梁网细胞分裂以及体内重塑受损的小梁网中的作用,以找到一种增强iPSCs对组织再生作用的方法,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探索新的治疗方式。研究方法:使用人的小梁网细胞的培养基将鼠的多能性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小梁网的类似细胞。分化后的细胞通过q RT-PCR和免疫荧光鉴定TM细胞和干细胞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利用携带Cx43 shRNA的慢病毒下调iPSC-TM细胞中Cx43的表达。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侵染后细胞中Cx43的表达水平。在共培养体系中观察Cx43对iPSC-TM刺激TM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证实Cx43在以iPSC-TM为基础的组织再生中的作用,在C57BL/6J小鼠体内注射Ad5-MYOCY437H-EGFP病毒,建立小鼠高眼压模型,通过眼压计和组织学分析,检测眼压和TM细胞数以评价该模型。将低表达Cx43的iPSC-TM注入上述青光眼模型的前房中,与正常iPSC-TM组比较,通过IOP测量和TM细胞数分析,评价低表达Cx43的iPSC-TM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1.免疫荧光显示三种不同人来源的小梁网细胞和从小鼠前房提取的原代小梁网细胞(m TM)均高表达TIMP3和MMP3蛋白。通过免疫荧光分析,在人和小鼠的TM细胞中也可以检测到地塞米松诱导的myocilin蛋白上调,这是TM的共同特征。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化后的iPSCs中TM生物标记蛋白TIMP3和MMP3高表达,而干细胞生物标记物Nanog和SOX2的表达水平降低;q RT-PCR结果显示从基因水平上来看,TIMP3在iPSC-TM细胞中的表达高于iPSC,而Nanog在iPSC-TM细胞中的表达低于iPSC,这些结果表明分化的细胞表现出类似TM的特征,干细胞特征减弱。3.携带Cx43 shRNA的慢病毒侵染iPSC-TM细胞后显示绿色荧光,表明iPSC-TM中成功侵染上了慢病毒。Western blot和q RT-PCR结果显示Cx43表达下调了约50%。通过共培养实验,敲低Cx43蛋白后,iPSC-TM刺激m TM分裂的作用减弱。4.前房注射Ad5-MYOCY437H-EGFP病毒后,小鼠眼压升高,小梁网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该方法可以成功建立眼压升高、小梁网损伤的小鼠模型。5.与正常iPSC-TM处理组相比,Cx43低表达的iPSC-TM细胞降低小鼠的IOP作用减弱。此外,与正常的iPSC-TM的再生作用不同,iPSC-TM中Cx43的低表达不能增加移植后TM细胞的数量。研究结论:iPSC-TM在体外共培养的模型中促进m TM细胞的增殖,移植到高眼压的小鼠模型中,通过刺激内源性TM细胞分裂降低眼压以及恢复小梁网的功能,然而Cx43低表达显著影响了iPSC-TM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表明Cx43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蛋白,在基于iPSC-TM的小梁网再生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望成为提高干细胞治疗青光眼效果的新型靶点,推动iPSC的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地增大和复杂度不断提高,软件需求的分析和描述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利用有效的技术,工程化的方法进行需求描述分析,获得高质量的软件需求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软件需求分析和描述过程中如何消解需求不一致和冲突问题了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需求不一致问题,提出需求子句相似度模型,使用自然语言相似度方法解决需求不一致定位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对自然语言提取和转换的方法,实现了由非形式化的
丝素蛋白(S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再生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仿生、柔性应变传感器等领域。SF水凝胶通常采用化学交联等方式制备,水凝胶结构以片层、多孔结构为主,且脆性较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因此,通过简单快速方法构建生物相容性优异、柔性纤维化水凝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研究低压电凝胶法和乙酸-乙醇协同诱导法对纤维化凝胶调控制备的基础上,探讨纤维凝胶的制备条件和理化性能,并对其应用领
目的:基于多层螺旋CT三维容积显示技术创建跟骨三维模型并对其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建立推断性别的判定函数方程并验证其准确性。探讨跟骨CT三维成像技术在推断成年人性别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其准确性。方法:收集2019.6.1-2020.2.1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行足踝部CT扫描,结果显示跟骨无异常的数据资料320例,年龄18-80岁。其中男性160例,平均年龄44.45±12.4
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柔性传感设备和储能器件这两大模块的进步。灵活轻便的纺织基底成为制备传感电极和储能电极的重要选择。在各类柔性纺织基底中,纱线因其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可纺织设计性、重复利用性和亲水性等特性成为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电极基底。但是,在柔性基底和电化学活性物质的选择时,往往会出现基底表面活性物质沉积不牢固、制备方法繁琐、电化学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设计不同柔性电极,筛
磷元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组成元素可以参与诸多生长代谢活动,磷元素的缺失将极大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都面临着可利用磷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土壤物质复杂易将磷素固定成无效磷而在土壤中堆积。长期过量的磷肥施用不仅造成农业上土壤板结化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无效磷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形成可溶的离子型磷酸盐或分子量较低的有机磷酸盐才能应用于作物,目前最有
目的:检测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1(G-protein signaling modular 1,GPS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GPSM1对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GPSM1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检索TCGA数据库中有关GPSM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
第一部分LncRNA MIAT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MIAT的表达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与正常小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探讨LncRNA MIAT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GEO数据库检索相关数据并分析正常对照小鼠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LncRNA MIAT的表达情况。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HE染色切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
目的:由于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罕见性和前瞻性临床试验的缺乏,导致我们对其生物学、治疗信息和预后的认识有限。而目前对于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治疗途径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治疗可能是大多数患者首选的治疗策略,而对于部分肿瘤较大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接受辅助治疗或许可以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使其获得更多的生存获益。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988年至2016年美国SEER(监测、流行
梭子花边工艺兴起于欧洲,随着欧洲传教士的步伐传入中国,曾经经历了几度繁盛,从一些画报当中也可以看到花边的应用方式。各种花边被传教士按照地区分类传授给烟台各个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后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各式花边被人们统称为烟台“八大边”。近些年海内外的相关人士也对其工艺、款式、历史源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查阅相关文献、田野考察等多种方式。从蓬莱梭子花边的演变着手研究,追溯到梭子花边工艺的起
目的:(1)观察幼年时接受头部放射对大鼠成年后体重和摄食的影响。(2)探究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循环雌激素和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影响。(3)探究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脂代谢的影响。(4)探究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通过对幼鼠进行头部放射,观察放射对体重和摄食的长期影响。(2)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幼年头部放射对雌性大鼠下丘脑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