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V一下”构式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V一下”构式为例,系统地描述了该构式中各种构件的属性,从句法的角度探讨了该构式的内部结构以及相关句式的生成过程。  文章首先对“V一下”构式中的构件特征进行了充分地描写,具体来说,主要是对构式中“V”的语义特征、“V”的价特征、相关NP的语义角色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能进入“V一下”构式中的动词表现出[+活动]的语义特征;一价、二价、三价动词都可以进入“V一下”构式,动词的“价”与“V一下”的价并不对应;构式中的主语、“把”后宾语、宾语可以由施事、受事、致事等多种语义角色充当。同时,我们也对“V一下”的宾语和“把”后宾语的属性、“V一下”结构可以进入的句式以及与动态助词的共现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V一下”的宾语和“把”后宾语都必须具有定指性;“V一下”构式可以进入“把”字句、“被”字句、“给”字句等句式;“V一下”可以与动态助词“了”、“过”共现,但不能与“着”共现。  文章根据功能范畴假设、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控制的移位理论认为:“V一下”构式中的主动词具有活动性,可以受Bec扩展,表示达成某种结果;主动词在Bec扩展后,还可以接受Caus等功能范畴的扩展。功能范畴从动词的事件图景中选择参与者,使得动词表现出价的动态性与配位的不对应性;数词、量词也是功能范畴,其中量词选择的补足语为 DP,所以“一下”选择的宾语必须具有定指特征;“一下”的补足语DP,那个常被理解为宾语的成分,它为了满足Bec的题元特征,从“下”的补足语位置上移至Bec的指示语位置,这种移位关系表明“一下”后宾语和“把”后宾语本身就是一个成分,一个是母本,一个是其复制本,所以两者的要求相同,都必须具有定指性;“V一下”构式可以进入“把”字句、“被”字句、“给”字句是因为其中的动词可以受致使范畴(Caus)、达成范畴(Bec)、被动范畴(Pass)等功能范畴的扩展;“V一下”能与动态助词“了”、“过”共现,是因为V能接受时体范畴“了、过”的扩展,不能与“着”共现,是因为无终界的时体“着”不能扩展有终界的BecP。
其他文献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对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在三十多年的创作中,史铁生不仅描绘了残疾人的困境,更从自身的残疾出发看到了整个人类的困境。他不停地
当代文学史上,阎连科是一位颇有小说创作才华的优秀农民作家,他的作品里满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对苦难的极致描写充满疼痛感。阎连科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现实命运,其文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