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行为,是指现阶段资本市场存在的大股东凭借其控股地位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现象,它与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各种制度缺陷相伴而生。大股东不择手段的侵占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如影响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妨碍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不断涌现,成为了制约我国证券市场稳定运行和规范发展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产品市场竞争很早就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公司治理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通过增强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监督从而使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有所改善。然而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委托代理问题焦点,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效应是否能够解决这一类代理问题呢?本文希望对这个问题有所解答。本研究以2007年至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国外学者关于产品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行为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关系,试图从公司外部环境—产品市场竞争这一全新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侵占行为。 通过实证,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品市场竞争环境能够影响大股东侵占的动机,市场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导致大股东的侵占行为。第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也能够影响大股东侵占程度,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大股东侵占越严重。第三,分行业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里,产品市场竞争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的约束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认为,产品市场竞争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能够发挥很好的约束作用。 在前面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了通过促进行业的有效竞争来约束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