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梳角野螟Orvasca subnotata Walker 是为害母生 Hommalium hainanense Gagnep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螟蛉绒茧蜂Cotesiarufcrus(Haliday)是自然界中控制短梳角野螟爆发的优势寄生蜂。本文研究了短梳角野螟及螟蛉绒茧蜂生物学特性,测定了螟蛉绒茧蜂的寄生特性;探究了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成蜂寿命与繁殖力的影响;并对螟蛉绒茧蜂的扩繁技术及田间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短梳角野螟生物学特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短梳角野螟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测量头长、头宽和体长3项分龄指标,划分幼虫龄期。结果表明,短梳角野螟幼虫随龄期增长,体色和头部颜色逐渐变深,且在海南澄迈一年发生8代。通过频次分析统计,测得短梳角野螟幼虫虫龄为5龄;头宽与龄数的各种拟合曲线最好,可作为划分短梳角野螟幼虫龄期的最佳判定指标,且头宽测量指标平均值自然对数与幼虫龄期呈线性关系(y =0.1816x-0.6023,= 0.9991)。2)螟蛉绒茧蜂生物学特性。首次发现短梳角野螟自然寄生天敌-螟蛉绒茧蜂。螟蛉绒茧蜂为内寄生天敌,不仅对寄主具有较高寄生率,且对寄主龄期具有选择性,喜寄生3龄初幼虫,寄生率和偏好系数分别为41.33%和0.5743。螟蛉绒茧蜂生长发育周期短且与寄主龄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寄主龄期为4龄时,卵~结茧历期最长为6.42 d。3)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不同外源营养均能延长螟蛉绒茧蜂的寿命,延长时间依次为蜂蜜水>蔗糖>葡糖糖>果糖>清水>不饲喂;取食蜂蜜水、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清水后,雌蜂总产卵量分别为125.7、101.2、94.3、76.1和28.9粒,与补充清水组相比,补充蜂蜜水的雌蜂总产卵量增加了 4.35倍;补充不同浓度的蜂蜜水对成蜂寿命的影响依次为15%>10%>20%>5%;取食频率对寄生蜂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以1 d供饲1次效果最佳。综合考虑螟蛉绒茧蜂的寿命、产卵量、取食频率及取食节律等各项指标,以15%蜂蜜水每天饲喂一次为最佳饲养方式,可以在螟蛉绒茧蜂的生产应用中推广使用。4)人工扩繁和田间防效。向寄主植物接入10-15对短梳角野螟成虫,可以最大化利用寄主植物,获得大量健康的3龄寄主幼虫;接蜂比为1:10时,该蜂不仅对短梳角野螟的致死率最高,且该蜂出蜂量和羽化率也最好;繁蜂过程中从接入寄主短梳角野螟到收集后代成蜂共需要22d左右。田间以1:10益害比释放螟蛉绒茧蜂,5d、10d及15d后防效可达到67.50%,、28.77%和51.28%,可对短梳角野螟发挥很好的控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