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村快速发展的时代战略背景的指引下,传统村落中的建筑样式、风俗习性也都面临着新的威胁和考验,而福州宗祠建筑作为传统村落的核心建筑在福州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涵义。在发展的浪潮下,年轻人离开村庄劳务,旅游业的兴起,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游客的增多,导致了作为村落核心的宗祠建筑逐渐蔽塞,与游客、村民甚至村庄都开始显得格格不入。村落的发展导致了村内人群以及人群需求的大量变动,在这样的变化下作为村落核心的宗祠建筑在体量、功能和文化精神的需求上都略显不足,对于福州宗祠建筑适度的更新改造成了村庄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对福州宗祠进行一定的研究,探寻室内外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方式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分析建筑相关理论找寻福州宗祠建筑改造设计的出发点,从而为福州宗祠建筑更新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围绕着哲学思想“现象学”在建筑学中所延伸的“建筑现象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福州市长门村宗祠更新改造为设计的实践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对“建筑现象学”理论特征的阐释,强调通过对事物的外观、表象、现象的研究,还原其本质。强调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感对建筑的影响,其核心就是直接面向并认知建筑。通过分析福州宗祠建筑空间的现状、布局及装饰特点,寻找与“建筑现象学”发生联系的契合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宗祠建筑与当地文化、人体感知、空间序列之间的关系,提炼出了福州宗祠建筑空间更新改造的三大主题:场所体验、知觉体验以及叙事体验。最后通过长门村宗祠更新改造设计案例做详细分析,探讨以“建筑现象学”理论为主导的福州宗祠建筑空间更新改造的方法。该论文有图72幅,表3个,参考文献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