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的灵魂—解读叶芝及其诗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芝是世界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也是英语文学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更是整个爱尔兰的骄傲。从叶芝逝世之初到现在,对叶芝的研究一直是非常热的一个领域,关于对他本人及诗歌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很多。同时,叶芝也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人们围绕叶芝的社会角色、个人生活及其作品的风格转变、表现手法等都有颇多争议。本论文一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在引言部分,作者回顾了与叶芝的结缘,简要阐述了叶芝一生的作品风格走向、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以及叶芝对于欧美以及近、现代诗歌的重要作用。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共10个小节。第一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叶芝的研究现状,并本论文主要的一些参考资料;第二章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了叶芝一生的生平,包括叶芝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社会背景、社会风潮、情感生活、朋友及社团等人和事,这些对叶芝成长、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进而影响着叶芝的创作;第三章重点解读了叶芝的社会身份。众所周知,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属性。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直接决定了社会对他的认识和定性。叶芝的作品及社会活动见证了19-20世纪爱尔兰及整个英国的文学变革、社会变革,甚至整个殖民时代的没落。对叶芝的社会身份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叶芝其人,从而进一步更准确地理解其风格多变的作品;第三章的重点在于人的解读,而第四章把重点放在了诗歌作品上。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叶芝的主要诗歌创作手法及诗歌特点及诗歌中所贯穿的思想。该章选取了叶芝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贯穿叶芝诗歌创作中,以象征主义为手法,以神秘主义为创作内容及贯穿始终的贵族主义。这些分析与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叶芝作品的内涵;最后一部分论文的结语。在回顾了叶芝丰富的一生与多变的作品风格、手法之后,本文作者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对叶芝及其作品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并对诗歌创作的意义与终极目标进行了探究。诗歌是人创作出来的,诗歌创作的内容不能脱离人与社会,诗歌分析更不能脱离人与社会。本论文尊重历史与客观事实,以叶芝的生活经历为依托,以叶芝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为背景,对叶芝其人、其诗对叶芝的社会角色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探究解读,试图还原一个真本、立体的叶芝。并围绕对叶芝的分析与解读,探究诗歌创作的终极意义以及诗歌创作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论文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相信本论文对于诗歌创作及诗歌解读都将产生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环境的需要,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从总体上看,文化体制改革可分为酝酿和初步发展、稳步推进以及重大突破三个阶段。回顾我国文
以高校体育馆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进行冬季室内热环境测量,得出了体育馆建筑热舒适度PMV—PPD曲线。运用主成分与回归分析计算出影响室内热舒适度的
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治学从教七十余载,著述等身。主编著述百余种,皆造诣鸿深,总领众流。在文艺理论、鉴赏批评、诗歌创作等领域,皆是开山伐树,导水为池之耆宿
当前,我国财会高职教育现存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教学观念落后;财会师资力量不足;考试管理不科学,不能实现考试的真正意义;财会教材质量不高,影响教学效果。改进我国财会高职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金融市场的理论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使得金融研究人员对金融市场高频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成为现实。中国的金融市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型多通道高阶分析仪器相继问世,以及应用体系日益复杂化,分析化学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进行简单的标量或矢量响应数据分析,而是成千上万个数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师角色期待的改变,以及教师自身对于其专业成长的需求,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被提上了日程。同时,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受到了特殊关注,钟启泉教授
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农村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小学
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具有高效、广普、无残留的特点,且不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而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但由于二氧化氯性质活泼,气体状态时不易压缩且浓度高时会发生低水平
<正>在1943年末的上海滩,一位年仅20多岁的女孩在《杂志》月刊上连载了一篇中篇小说,题目为《金锁记》,署名为张爱玲,而这部作品很快就收获了诸多好评。多数学者认为《金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