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由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明确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20%的家族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FALS)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突变有关。突变SOD1 蛋白介导的损伤机制虽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影响了神经元DNA/RNA 代谢,线粒体功能,神经微丝和轴突运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蛋白酶体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含硫氨基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Hcy 水平与ALS 关系的明确报道,因此研究Hcy 在ALS模型小鼠体内的水平意义重大。首次发现G93A-SOD1 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血浆内Hcy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为探讨降低小鼠体内Hcy的治疗能否对模型小鼠起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在实验中使用了叶酸和维生素B12 这两种在Hcy 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药物。 叶酸在一碳单位代谢中起甲基供体的作用而维生素B12 则是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两者在Hcy的再甲基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中G93A-SOD1 模型小鼠被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SOD1 组),叶酸用药组(FA-SOD1 组),维生素B12 用药组(B12-SOD1 组)及叶酸和维生素B12 联合用药组(FA+B12-SOD1组),小鼠六周起用药,直至死亡。Rotarod检测和生存时间统计结果表明叶酸用药及叶酸和维生素B12 联合用药能够显著延缓疾病的发生,延长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结果说明,叶酸用药及叶酸和维生素B12 联合用药能够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其脊髓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水平。 此外叶酸用药及叶酸和维生素B12 联合用药还可明显抑制凋亡相关蛋白剪切型caspase-3和剪切型PARP的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实验结果提示Hcy 参与了ALS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可能作为疾病发展中的生物标记而意义重大。同时实验中首次发现叶酸在ALS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这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1.建立鉴定分枝杆菌不同种及种内不同株的16S rRNA基因和16S-23SrRNA ITS序列分析方法,进一步了解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 ITS在菌种和菌株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其能鉴定的分枝杆菌种类和数量。2.掌握123种共213株分枝杆菌参考菌株的16S rRNA基因5′端和16S-23S rRNA ITS序列,补充基因数据库的不足。方法1.根据分枝杆菌16S r
目的:分析分枝杆菌感染在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硬红斑、变应性血管炎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发现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变应性血管炎各20例,硬红斑10例,男33例,女37例,年龄21~65岁,平均39.7岁,病程2月~2年。所有检测标本均为皮肤活检的石蜡标本,时间为2001年~2007年。共设计2对引物,分枝杆菌16SrRNA基因共同引物为5,-AGAGTTT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