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和结构鉴定及生物利用率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uni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源的杂豆蛋白,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酶解得到的多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锌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锌离子在日常饮食中若摄入不足会引发多种疾病。近年来食源性蛋白肽微量元素螯合物因其天然、无毒副作用而被广泛关注。螯合物的结构稳定,进入人体胃肠道后不易产生沉淀从而能够被人体较好的吸收,但螯合物的结合模式和转运吸收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实验以绿豆蛋白为原料,制备具有锌结合能力的绿豆多肽,纯化后对其螯合能力、结构性质及其生物利用率等进行研究,明晰其肽锌结合位点与生物活性。具体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绿豆多肽锌螯合工艺优化。以水解度和螯合能力为指标,对五种蛋白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通过碱性蛋白酶是制备绿豆锌螯合肽的最佳蛋白酶;以螯合能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肽锌质量比为6.20: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83 min,p H为6.3,此条件下螯合率达到52.11±0.51 mg/g。(2)绿豆蛋白肽的分离纯化。实验首先利用超滤的方法对绿豆蛋白肽进行分离,将其分为>10 KDa(P1),10 KDa~5000 Da(P2),3000 Da~5000 Da(P3),<3000 Da(P4)。分别在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下与锌离子进行螯合,结果显示P4的肽段的螯合能力最强为58.16±0.37%mg/g;利用体积排阻和高效液相色谱C18对P4进行纯化,纯化后螯合能力最佳,为80.82±0.49 mg/g。并通过LC-MS/MS对纯化后的肽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度最高的肽段分子质量为1192.56 Da,其氨基酸序列为Ser-Ser-Glu-Asp-Gln-Pro-Phe-Asn-Leu-Arg。(3)绿豆蛋白肽及其螯合物结构的分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多肽与螯合物在表面微观结构和结晶程度上均有较大改变;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多肽的氨基、羧基与酰胺基参与了反应。(4)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锌离子体外生物利用率实验。结果发现,在p H8.0时绿豆多肽锌螯合物锌离子的可溶率为72.30±0.54%,显著高于无机锌盐。此外,利用体外肠道消化模拟-透析法对绿豆肽锌螯合物的生物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豆肽锌螯合物在模拟胃肠道中的溶解率和在肠道中的透析率分别为98.85±0.39%和44.24±0.73%均高于无机锌盐,说明螯合物在肠道中的吸收利用较好。(5)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细胞实验研究。采用Caco-2细胞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细胞学的角度探讨不同浓度绿豆蛋白肽对促锌离子转运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促锌离子转运吸收最适的绿豆蛋白肽的浓度为0.4 mg/m L。对螯合物锌离子利用率进行测定,得到绿豆多肽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为60.54±0.45%。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探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苁蓉牛膝汤加减治疗手法整复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法整复、苁蓉牛膝汤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
1、红将军(红王将)    山东省农科院威海分院1996年从日本中岛天香园直接引进并选育成功。  果实近圆形,个大,较端正,平均单果质量250克,最大400克以上,果形指数0.86。果面光洁,无锈,蜡质中多,底色黄绿。着鲜红色条纹或全面鲜红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多,风味酸甜浓郁,稍有香气;果肉硬度9.6千克/平方厘米。含可溶性固形物13.5%~15.91%。含酸量0.32%、维生素C含量为1
目的:分析无体膜法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法(DXA)在骨密度测量结果上的相关性和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探讨无体膜法QCT在骨密度测量上的优势和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病房的患者8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56例,年龄35-85(60.22±10.31)岁,体重指数18.67-31.23(24.4
本文研究区为青海省格尔木市拉陵灶火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交通困难,大部地域属高原无人区,无通讯信号,处于半封闭状态,区内经济发展落后。目前,对于拉陵灶火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文献不多。此外,拉陵灶火地区属于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矿产丰富,但是研究区地形地貌、岩土体、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矿区的开发。对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分区,可正确评价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的适宜性
1刮树皮俗话说:“要吃梨,刮树皮。”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果树的粗皮、翘皮及裂缝中,往往潜存着梨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桃蚜、苹小卷叶蛾、枣黏虫、梨星毛虫等多种害虫:在早春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