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18头体重相近(574.56±10.02kg)的利木赞杂交牛(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饲喂方式分别为全混合日粮饲喂(TMR)、先精后粗饲喂(SI1)和先粗后精饲喂(SI2),进行80天的育肥试验,研究饲喂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瘤胃发酵的影响,旨在为育肥肉牛饲喂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饲喂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   TMR饲喂方式显著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除尿素氮显著降低外,其它血液指标无显著变化。TMR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传统精粗分饲组(P<0.05),SI2组显著高于SI1组(P<0.05)。TMR组每千克增重消耗的精料、青贮、干物质、净能均显著少于传统饲喂组(P<0.05),其饲料报酬最高。TMR组的净肉率高于传统精粗分饲组,S12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SI1组(P<0.05),其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胴体产肉率、骨肉比和高档肉块占胴体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胰岛素、葡萄糖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TMR组的尿素氮显著低于SI1组(P<0.05),与SI2组差异不显著(P>0.05)。   2.饲喂方式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TMR饲喂方式有利于瘤胃发酵,其食糜大颗粒、中等颗粒的分布均较少,降解日粮速度较快。TMR组、SI1组和SI2组的pH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浓度、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和原虫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TMR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SII组和SI2组(P<0.05)。TMR组、SI1组和SI2组的瘤胃重和瘤胃壁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TMR组的瘤胃面积显著大于SI1组(P<0.05),与SI2组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乳头长度、瘤胃乳头宽度和瘤胃乳头密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滞留于0.25mm、0.5mm、1.0mm、2.0mm、4.0mm筛的食糜干物质占相应样品总干物质的百分比,三种饲喂方式横向(与牛体长平行)和纵向(与牛体长垂直)取样的瘤胃食糜均是,中等颗粒<4mm,≥2mm)>大颗粒(≥4mm)>较小颗粒<2.0mm,≥1.0mm)>小颗粒<1.0mm,≥0.5mm)>最小颗粒(<0.5mm,≥0.25mm);TMR组中等颗粒和大颗粒均少于SI1组和SI2组,较小颗粒、小颗粒和最小颗粒均多于SI1组和SI2组。   综上所述,TMR饲喂方式有利于育肥肉牛的生产性能及瘤胃发酵。
其他文献
2002-2010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典型荒漠区选择禁牧区、轮牧区、过牧区和开垦区四种不同类型的干扰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啮齿动物群落进行了多年的定点监测研究。为了揭示荒漠啮齿
蛋白激酶通过对蛋白底物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而完成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这一过程在许多细胞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外信号传导、细胞内运输、细胞
文章主要论述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特色,及其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融合,以及景德镇现代瓷艺的收藏与发展。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
蜘蛛牵引丝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蜘蛛牵引丝MaSp1蛋白的一级结构由富含甘氨酸的非结晶区和聚丙氨酸结晶区交替排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