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念青唐古拉古近纪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成因机制与成矿模式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围绕念青唐古拉铁铜铅锌矿成矿带东西两段的典型古近纪不同矿化类型的矽卡岩矿床(亚贵拉铅锌银钼、蒙亚啊铅锌银(钼)、加多捕勒铁铜、恰功铁(铅)矿床为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室内观察分析,系统总结了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内古近纪矽卡岩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各矿床中的岩浆演化序列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110-125 Ma),晚白垩世(80-90 Ma),古新世(50-65 Ma),中新世(13-20 Ma)四个时期,且以古新世(50-65 Ma)为主。区内矽卡岩Fe-Cu-Pb-Zn矿床蚀变-矿化时限主要集中于50-65Ma,因此约束了区内的Fe-Cu-Pb-Zn矽卡岩成矿事件主要形成于印亚大陆碰撞初期,是新特提斯洋板片陡深俯冲后折返引发上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区内的铅锌矽卡岩矿化岩浆源区主要为中上地壳,而铁铜矽卡岩矿化多源于下地壳,有较多的幔源物质的参与。岩浆演化方面,铅锌矿较铁铜矿而言,成矿岩体具更高的分异特征。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显示加多捕勒Fe-Cu矿床早期铜矿化具有近源高温特征,晚期具有低温叠加特征。石榴子石矽卡岩中的硫化物中含有自形粒状的石榴子石,斑铜矿-黄铜矿组合呈近1:1的固溶体分离结构特征;且斑铜矿中含有大量的Bi(0.41 wt.%),此外在受到热液蚀变作用后形成了独立的含Bi矿物,如硫铋铜矿,显示呈固溶体分离结构的黄铜矿-斑铜矿形成于高温阶段,属于进变质阶段产物。加多捕勒Fe-Cu矿床石榴子石的微量元素,尤其是Sn,显示从早阶段(364-15 ppm)到最晚阶段(34-0.14 ppm),暗示在石榴子石演化过程中Sn发生了分离。结合磁铁矿中Sn含量的变化(岩浆磁铁矿中为7.3-2.7 ppm,南部块状磁铁矿矿石中为71-13ppm,中部含黄铜矿的磁铁矿中为8.3-3.3 ppm),推测石榴子石中Sn的含量可以反映流体中Fe-Cu元素的分离。亚贵拉Pb-Zn-Ag与Mo矿化为同一成矿作用,与古新世同碰撞背景下由于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有关,成矿岩体为石英斑岩,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热液,沸腾作用是Pb-Zn与Mo矿化沉淀的主要机制。蒙亚啊Pb-Zn-Ag矿床成矿年龄为53 Ma,目前地表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推测可能在深部或者外围。热液受到矿区普遍发育的断裂控制,后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而沉淀成矿。加多捕勒Fe、Cu矿化均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相关,为同一期热液作用的产物,显示Fe、Cu在南北矿段分带特征,降温是加多捕勒Fe矿化沉淀的主要因素,早阶段Cu矿化具有高温的特征(>400℃),其后流体受到大气降水混合的影响而致使晚阶段铜矿化的叠加;恰功矽卡岩Fe与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Pb矿化为同一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早阶段成矿流体由于压力的下降,流体发生液-液不混溶作用,为磁铁矿的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晚阶段沸腾作用是远端受断裂控制的Pb矿化沉淀的重要因素。加多捕勒与恰功矿床中不同世代的石榴子石的Eu异常反映了流体盐度的变化。
其他文献
比较油菜生产上三种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应用配方施肥效益高。
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研究应沿着"版本—文本—变本"的视域推进。首先应识察长篇小说版本本性、版本内容构成和物质形态变化导致作品版本演变,呈现版本密度频、版本源流杂、
运用Jef Verschueren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以红楼梦回目中修辞格英译为个案,对翻译的本质及其现象作了定性研究,语境动态顺应为研究重点。并根据建立的翻译模式应用顺应理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和基础,但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来看,并没有哪个阶段或课程是直接针对词汇记忆的.词汇量不高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词汇记忆探索之路上各路高
目的:对慢性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油菜上三种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得出应用配方施肥的效益高。
消费是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消费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在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恰当的解决也就成了衡量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
随着汽车行业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汽车销售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汽车优惠政策的出台等因素都造成了汽车营销的快速发展.特许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系统间的联系和交互变得愈发频繁和紧密,体系及体系工程逐渐成为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论述了体系与体系工
通过"校中厂"实训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