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片上数据渗透动态调配方式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领域高性能、高通量计算需求的日益增长,学术界、工业界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长期以来困扰处理器性能提速的主要瓶颈--“内存墙”,目前缓解该问题的方向主要有三个:延迟避免,延迟降低和延迟容忍。由于Dennard缩放定律和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主要采用工业集成手段来实现延迟避免和延迟降低的解决方案很难再取得进一步的研究进展。本文采用软件手段,从延迟容忍的角度出发,在新型渗透缓存的基础上,通过缓存结构和及时局部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处理器片上数据渗透动态的调配方式,补足了渗透机制在动态调配方式上的研究短板和相关研究理论。作为存储数据的媒介,缓存功能结构的不同对其自身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处理器的性能也有着间接影响,因此合理规划缓存结构并采取恰当的缓存数据调配方式,可以帮助提高缓存和处理器性能。由于处理器运算过程中访问的数据具有局部性,即在特定时间范围内,被处理器访问过的数据,有很大可能近期会被再次访问;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处理器访问过数据的周边数据,也有可能被处理器近期请求访问。因此随着程序执行的顺序推进,通过对历史访存数据的局部性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更有利于保持当前数据及时局部性的缓存结构,可以提高缓存命中率,进而提高缓存性能和缓解内存墙问题。为了进一步挖掘渗透缓存的结构优势,本文提出了动态的及时局部组概念和动态的渗透缓存结构,在各自配套的缓存数据调配方式下,实现了对不同程序、同一程序的不同片段进行适应性处理,并最终得到更适合当前运行程序段的渗透缓存配置结构。本文采用Verilog语言,在Modelsim上设置了多组对比仿真实验,通过将动态渗透和复合动态渗透与传统缓存和静态渗透进行对比,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处理器片上数据渗透迁移的动态调配方式、动态及时局部组和动态渗透缓存结构的功能优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渗透和复合动态渗透不仅可以提高缓存命中率、提高处理器性能,也可以间接缓解内存墙问题,是从计算机体系结构层面解决内存墙问题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胜利油田滩海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东部,其走滑效应明显,构造发育特征复杂。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最新的地震资料,通过对断裂体系的精细刻画、断裂活动性分析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物种,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中多枝柽柳幼苗的成活及其生长受水分和养分双重胁迫。本研究设置4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
学位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系统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基因调控网络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的重点研究对象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基因调控网络的动力学与控制以生命科学为背景,以非线性系
冀西北坝上地区气候温凉,日照充足,且沙壤土地居多,适于防风生产。然而防风发芽、出苗困难,并防风田草害严重,限制着防风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砂质栗钙土田进行了播种成苗试验,研究不同播期、种子处理方式、播后覆盖方式等对防风出苗、成苗、杂草侵染的影响,以明确适宜坝上地区的防风播种安全成苗技术。面对防风追肥技术研究空白、药农施肥不合理,以及防风抽薹、难以入药等问题,在草甸栗钙土田进行追肥试验研究,
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亨利·列斐伏尔曾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改造并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系统地建立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被誉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日常生活”这一概念是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在其前后期的理论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其前期的理论中,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斥着单调、重复与乏味且不受人关注的领域,它全方位地被资本主义所异化。列斐伏尔强调人们应当重视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
目的:观察比较补肾活血中药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组)与单纯使用补肾活血中药方(对照组)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异常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分析。总结中药联合注射用血塞通在治疗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型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优势,为提高复发性流产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使用注射用血塞通的意愿,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486-5p(miR-486-5p)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用MPP+诱导SK-N-SH细胞建立PD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平行检测PD细胞模型中miR-486-5p、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的表达;将miR-486-5p mi
由于网络范围的不断扩散,社交网络具有了动态的特性。动态的社交网络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交网络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而引出了影响力最大化一个非常具有实用性质的热门话题。影响力最大化的定义是选择6)个节点,使得源信息在社交网络中最大范围地传播。由于传统的影响力最大化并没有考虑社交网络的动态特性,这样的影响力最大化并不具有准确性。社交网络中的动态影响力最大化是指在考虑网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