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响应性聚合物/贵重金属复合纳米粒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w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它们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催化、光电、化学分析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聚合物负载的金属纳米粒子可以很稳定的存在,同时,聚合物某些特殊的环境敏感性,使得通过可控的方式控制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态及性能成为可能。   基于上面的背景介绍和新的发展趋势,本论文的主要分为下面三部分来介绍:   1)首先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H和温度双响应的两嵌段共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4-乙烯基吡啶)(PNIPAM-b-P4VP)。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pH和温度双响应的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   2)利用PDMAEMA稳定金纳米粒子,得到了温度和pH双敏感的金纳米复合粒子。在酸性条件下(pH 2),复合粒子没有表现出温敏性;在碱性条件下(pH10),复合粒子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相转变。当把复合粒子用于对硝基苯酚的还原过程时,其催化活性随着温度和pH的变化呈现出相应的改变。   3)利用嵌段共聚物PNIPAM-b-P4VP制备了温度和pH敏感的金/钯双金属纳米复合粒子。复合粒子由双金属纳米粒子交联的P4VP核和PNIPAM壳组成。X-射线能谱(EDX)和紫外光谱扫描发现形成的纳米粒子不是单金属纳米粒子的物理混合物,而是具有以Au为核、Pd为壳的不完全核壳结构的真正的双金属纳米粒子。光散射测试证明了双金属纳米复合粒子溶液表现出很好的温度和pH响应性。X-射线衍射发现Au元素形成了有序的晶体结构,而Pd元素则主要以无定形的状态存在。此外,双金属纳米复合粒子要比相同组分的单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高得多,并且对温度表表现出特殊的响应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近10年多间在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主题的96篇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能力现状、培训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述评,提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包括基于TPACK框架理论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混合的
项目学习是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解决相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文章以浙江传媒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开展的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项目学习为例,探讨以课程
含有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的饲料是疯牛病、羊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已有很多研究,但使用SYBR
微波和超声波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与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比较,微波和超声波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许多有机反应在单一微波或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反应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2016]1号文件中指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推进中
本文用细菌纤维素合成了细菌纤维素苯甲酸酯并表征了其热致液晶性。初步研究了细菌纤维素在氯化锂(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溶液中的溶解性及其在基底上的自组装行为。主要
参与生物体内各生物化学反应的生物小分子,其含量和存在状态不仅直接影响生物体的健康,而且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荧光分析方法,因具有高效、灵敏和快速检测等优势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荧光材料的荧光发光原理设计的生物小分子荧光传感器,促进了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为此,本论文设计了一系列简单灵敏的荧光传感器用于克仑特罗、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检测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一个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