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特征驱动的双色中波红外图像融合模型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色化是提升中波红外成像性能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的目标探测过程中,而图像融合能够综合双波段的成像优势,是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关键技术,因此,探索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双色中波图像融合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传统融合方法不能随图像差异信息动态变化的难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差异特征驱动的融合模型。首先分析了双色中波红外图像差异特征的形成机理,并利用“先降后图”和“先图后降”的两种方法对差异特征进行降维,通过研究降维后综合差异特征的分布规律,明确了双波段图像的融合需求;以图像滑动窗口方法为处理手段,以可能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基于固定尺寸滑动窗口的图像差异特征与融合规则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差异特征驱动的融合模型;针对固定尺寸滑动窗口造成的融合模型失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图像边缘数量作为判定条件的自适应尺寸滑动窗口方法,完善了融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差异特征驱动融合模型对双色中波红外图像的融合效果明显,在主观认知与客观评价中均比传统融合算法更优;且引入了自适应滑动窗口的融合模型效果更加清晰自然。
其他文献
J波在心电图中表现为QRS波群末端的驼峰形、顿挫形或尖峰状波形,其预示着恶性心率失常、心脏性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作为一些心脏疾病的预测指标。因此,需要一种高效准
过去数十年里,大电网通过其优势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集中式供电的特点导致其弊端日益明显,难以满足用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近年来,高效环保的分布式发电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小容量分布式电源构成的微电网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微电网既可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也可在大电网故障时与主网断开单独运行。微电网的发展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自身的安全性及其故障处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微电网的概念,以微电网的保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内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图像拼接与融合的前提,其研究成果广泛地应用于遥感图像分析、目标识别与运动分析等。   图像匹配方法大致地分为
近年来,随着无线高速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宽带化已经成为无线专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集群通信系统进行指挥调度过程中,系统将向数据宽带化、业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基于
目标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人类生活、军事侦察、工业生产、医疗诊断、交通管理等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研究目标跟踪对人类生活、工程应用等具有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以数据为中心、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部署在恶劣的远程环境中。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组播是比单播更有效的通信方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以其在军事、环境监测、智能医疗监测、智能家庭等方而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蜂窝网络(Cell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时代变迁,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视角图像,而是寻求宽视角图像。然而,可以直接获取宽视角图像的广角镜头相对较贵,且图像存在一定程度畸
网络编码技术是近年来通信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突破,该思想突破了传统数据传输的固定模式,为改善无线通信协议的传输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无线链路的不可靠性和物理层广
监控视频中的异常行为识别技术是计算机从包含人的视频或图像序列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理解和分类的技术。视频监控作为保障公共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以及硬件设备的智能化和其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