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加重视科技和教育,也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培养。从对青少年培养的资金和精力投入总量来说,家庭往往排在第一位,其后才是社会和政府。家庭一般都希望将子女送入高质量的高校,而这意味着子女需要在重点中学就读才能获得更多机会。我国的“就近入学”教育政策是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一大门槛,这也迫使大多数家长不得不通过争相购买学区房来获取把子女送入重点学校的机会,而这正是重点学校学区房价普遍高于非重点学校学区房价的原因。那么基础教育资源对于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呢?针对该问题,本文运用Hedonic模型法对南昌市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南昌房地产信息网和南昌搜房网公布的普通住宅挂牌信息,收集了共108个样本3,132个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量化了20个变量,得到相应的特征价格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检验,最后确定南昌市中心七区住宅特征价格模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确实有所影响,可以将之细分为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小学数量和中学数量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学数量和重点中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中学数量与住宅价格存在显著正相关,每增加一所中学,住宅总价增加2.97%;而如果住宅与重点小学对口,那么住宅总价增加18.16%,也就是说,重点小学对其周边住宅住房价格的上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然,本文在为基础教育资源的变量设置时存在一定缺陷,它是根据南昌搜房网公布的南昌市各行政区重点中小学学区,以及对南昌市民进行口头询问,确认的重点中小学名单,并没有运用比较科学规范的标准对重点小学定量,这需要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本文运用Hedonic模型法为基础教育资源定价,一方面能促进政府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指导开发商、房屋中介为房屋定价,正确引导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定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持,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评价政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