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清肠化湿方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NF-κB、claudin-1、 Caspase-3、ZO-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肠化湿方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0例结肠镜诊断为轻度或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诊断属大肠湿热证的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中药清肠化湿方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西药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清肠化湿方口服、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总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临床证候疗效、黏膜愈合情况及安全性评价。实验部分: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清肠化湿方组、SASP组、清肠化湿方+SASP组、ASODN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TNBS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治疗7天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标本,观察各组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及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Claudin-1、caspase-3、ZO-1表达水平。结果:临床研究部分: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组患者血便、次要症状、中医证候疗效、缓解率方面均有改善,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缓解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但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之间相比无差异(P>0.05)。在黏膜愈合率方面,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但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研究部分:清肠化湿方组和清肠化湿方+ASAP组对小鼠结肠病理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模型对照组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组和中药+西药组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组和中药+西药组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清肠化湿方能有效治疗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的患者,中药、中药联合西药及西药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治疗活动期UC,三者中医证候疗效无明显差异,中药及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UC在改善腹痛、腹泻的症状上优于西药;中药联合西药在促进黏膜愈合方面优于单纯运用中药和西药,且中药和中药联合西药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清肠化湿方能抑制UC模型小鼠结肠组织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其抑制NF-κB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增加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修复肠黏膜屏障可能是其治疗活动期UC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