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进入壁垒”为分析的切入点,借鉴世界银行专家8rnadman研究俄罗斯转型经济时对进入壁垒的分类,从管制性进入壁垒和市场性进入壁垒两方面,研究我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及其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是:第一章引言。第二章从进入壁垒、银行业进入壁垒和进入壁垒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三个方面,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分别讨论我国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和市场性进入壁垒,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从机构准入限制和非国有资本准入限制两个角度,研究管制性进入壁垒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构准入限制通过市场结构作用与银行业绩效,而非国有资本准入限制则通过产权结构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第五章运用模型和案例,实证考察管制性进入壁垒通过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对我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对策。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我国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偏高,市场性进入壁垒则比较低。管制性进入壁垒偏高,使银行业易守难攻,iri场竞争机制受到较大损害,基于市场竞争的市场性进入壁垒难以形成。并且,随着政府逐步放松银行业准入制度,市场性进入壁垒有所提高。因此,我国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和市场性进入壁垒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二、机构准入限制和非国有资本准入限制分别通过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影响银行业绩效。在保持行业稳定的前提下完善机构准入制度,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放松非国有资本准入限制,可以优化银行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