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组网路边单元及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easons2002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车辆间及车辆内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组网技术研究(No.2008AA01Z205)”,主要工作是设计与实现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le Ad hoc Networks,VANET)通信协议、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RSU)硬件和系统软件以及道路监控中心软件。首先,设计和实现了道路安全应用下的RSU,主要包括各个硬件电路模块以及底层系统软件;其次,设计和实现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道路监控中心软件,主要包括消息接收模块、消息解析模块、车辆运动模拟模块、紧急事件提示和存储模块以及路况信息发送模块;然后,在Linux系统下设计和实现了适用于道路安全应用的通信协议族.主要包括三个应用层协议和一个传输层协议,三个应用层协议满足了安全应用下VANET的功能要求,而传输层协议为应用层消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性;最后,在三种实际场景下,对整个VANET安全应用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而深入的测试和结果分析。   全文共分5章,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第1章叙述了课题的背景及意义、VANET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学位论文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第2章首先介绍了VANET的应用场景,然后分析了安全应用场景中VANET的结构以及RSU的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SU的两种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安全应用下VANET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案。   第3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嵌入式的RSU的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然后介绍了基于PC的RSU的构建方法,最后详细讨论了道路监控中心软件的实现。   第4章详细叙述了安全应用场景中VANET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三个应用层协议和一个传输层协议。所设计的传输层协议较好地克服了UDP无可靠性保证的缺点。   第5章给出了整个VANET安全应用系统在三个实际场景中的测试和结果分析,该系统包括三个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两个RSU以及一个道路监控中心。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在读写器和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进而获取被标识物体信息的识别技术。与传统识别技术相
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研究工具和方法,蜜罐被许多组织和商业机构用来进行安全研究和防护。借助蜜罐及蜜罐组成的网络,企业和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当前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焦点以及
目前,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各国开始研制自己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时,由于多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交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车辆、船只等移动物体进行实时定位与监控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对运钞车、公交、出租等车辆的监控系
随着流形学习成为研究热点,产生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算法包括等距映射(Isomap)、局部线性嵌入(LLE)和局部保持映射(LPP)等。本文详细分析了三种流形学习算法目的、原理及求解过程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有线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传输提出的要求。现场总线是应用于过程控制现场的一种数字网络,现场总线网络的协议在一开
由于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许多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人们利用网络进行通信和商业活动。显然,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人们用的最多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
交互业务执行平台是开放业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起着执行业务流程的作用,在业务融合网络中的业务执行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应用服务器模式
功率放大器在卫星通信、导航、雷达、电子对抗、个人无线通信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无线通讯中充当着关键角色。而随着CDMA(码分多址)和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的不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