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而产生的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利益已经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留守儿童在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他们本身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社会群体,全国大约有3000多万人。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接受教育、人身安全及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令许多人深深忧虑,他们的发展和命运必将对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忽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将引发各种问题,给家庭与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后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复杂性、独特性、区域性、结构性和长期性;从其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实施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去对其加以妥善的解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赖于国家政府对“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户籍制度的根本改革,这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当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利益直接相关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必不可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本文以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归纳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总结在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突出的教育和心理问题以及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分析这些教育和心理问题、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力争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