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在升陷汤中引经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lgxby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剂是中药应用的最常用形式,方剂通过配伍提高了临床疗效,几千年来对人类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方剂配伍具有系统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严格依据君臣佐使的主要规则。引经药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使药。合理利用引经药,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改善疗效。研究药物的“引经”作用对揭示方剂配伍机制、创新药物研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都有重要意义。桔梗是中医药领域常用的引经药,为诸药舟楫,能载药上浮。升陷汤为临床常用的方剂,主治“大气下陷”。升陷汤由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五味中药组成,桔梗在方中作为使药,用之为向导。本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现代药物研究的方法,探讨桔梗在升陷汤中配伍作用,以期验证桔梗“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性,从而更好的理解古人桔梗“为诸药舟楫”之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确证桔梗在升陷汤中的配伍作用以左冠状动脉结扎诱导大鼠心肌缺血致慢性心力衰竭为模型,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评价升陷汤全方组、升陷汤缺桔梗组及桔梗单独给药组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进而推断桔梗在升陷汤中的配伍作用。对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的方法参数进行优化,开发适用于尿液代谢组和血清代谢组研究的高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的UPLC-Q-TOF/MS方法获得了大鼠血清样本及尿液样本的代谢指纹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分析了各给药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及升陷汤全方组不同治疗时间代谢物谱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给药结束时(第37天),PLS-DA得分图上,不同处理组能清楚的分开,升陷汤组体内的代谢物变化水平与假手术组较接近,而升陷汤缺桔梗组与假手术组相距较远;升陷汤全方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体内代谢物水平有向假手术组回归的趋势。在给药第35天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大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以检验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显示,升陷汤全方组、升陷汤缺桔梗组EF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而桔梗单独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升陷汤全方组FS值高于模型组(P<0.01),升陷汤缺桔梗组及桔梗组与模型组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速率法对不同处理组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CK和LDH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升陷汤全方及阳性药倍他乐克用药后,均能降低血清CK和LD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桔梗组、升陷汤缺桔梗组的LDH和CK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通过代谢组学研究结合药理指标测定,结果说明:升陷汤对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方中缺少桔梗后治疗效果不如全方,从而证实了桔梗在升陷汤中具有“引经”作用。通过代谢组学方法,鉴定出潜在的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并推断出升陷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可能与体内的脂质代谢过程相关。二、基于UPLC-Q-TOF/MS技术,在快速表征升陷汤化学组分的基础上,探讨桔梗的配伍对升陷汤中化学组分的影响利用UPLC-Q-TOF/MS对升陷汤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分析和鉴定,从升陷汤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并归属了各化合物的单味药来源。其化学成分按照保留时间顺序依次为: neomangiferin、 caffeic acid、 mangiferin、 isomangiferin、 rutin、calycosin-7-O-β-D-glucoside、fukinolic acid、ferulic acid、isoferulic acid、timosaponin E1、timosaponin O(或timosaponin P)、timosaponin N、timosaponin B-II、ononin、2-feruloyl-piscidic acid (或2-isoferuloyl-piscidic acid)、 platycodin D、3"-O-acetylplatycodin D、2,6,4′-tri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2"-O-acetylplatycodin D、 calycosin、 timosaponin B、 astragaloside IV、anemarrhenasaponin I(或anemarrhenasaponin II)、formononetin、saikosaponin C、saikosaponin A、10-hydroxy-3,9-dimethoxy-pterocarpan (或3-hydroxy-9,10-dimethoxy-pterocarpan)、timosaponin G(或anemarrhenasaponin III)、24-O-acetylhydroshengmanol-3-O-xyloside、1α-hydroxycimigenol-3-O-β-D-galactopyranoside、astragaloside I(或isoastragaloside I)、1α-hydroxycimigenol-3-O-β-D-galactopyranoside、7,8-didehydrocimigenol-3-O-α-L-arabinopyranoside、 timosaponin A-III、24-O-acetylhydroshengmanol-3-O-xyloside、7,8-didehydrocimigenol。结果显示,升陷汤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异黄酮、知母皂苷、双苯吡酮、柴胡皂苷、桔梗皂苷、黄酮类及咖啡酸衍生物等,该研究比较全面地阐明了升陷汤的化学组成。为了揭示桔梗配伍前后升陷汤中其他中药的化学成分表征区别,在升陷汤化学组分辨认和识别的基础上,比较升陷汤全方(扣除桔梗的离子信号)与缺桔梗方的UPLC-Q-TOF/MS化学指纹谱差异以及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离子峰的面积差异。结果显示,桔梗配伍前后升陷汤中其它中药化学成分表征差异不显著,提示桔梗可能不是通过改变复方的化学组成而起到“引经”作用。三、建立升陷汤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探讨桔梗在升陷汤中发挥引经作用的机制建立灵敏、可靠的HPLC-MS/MS分析方法,用以测定升陷汤中主要活性成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咖啡酸、异阿魏酸、芒果苷、知母皂苷E1、知母皂苷B-II和知母皂苷B的血浆药物浓度。本方法选择简便、快捷的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选择人参皂苷Re和葛根素作为内标,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分为两个部分,建立两个色谱条件,分两次测定。质谱条件均采用负离子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测。此方法成功应用于升陷汤主要化学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得到这些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升陷汤全方及升陷汤缺桔梗方分别灌胃给药后,主要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升陷汤中缺少桔梗后,其主要活性成分知母皂苷E1、知母皂苷B-II、知母皂苷B和芒果苷的体内过程发生了明显改变。具体表现在,桔梗缺失后,吸收入血的活性成分未能及时向组织分布和消除,缺桔梗方组与全方组药-时曲线形状具有较大差别。充分体现了桔梗在升陷汤中的配伍意义,从药代动力学角度,说明了桔梗具有“引经”作用。四、桔梗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ODS-C18反相硅胶柱色谱、MCI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桔梗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和研究,从桔梗水提物中共分离得到46个单体化合物。运用UV、IR、ESI-MS、1D-NMR、2D-NMR等光谱和波谱分析技术及理化方法对这46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如下:Rpg-1:1-pentacosanol、Rpg-2:α-spinasterol、Rpg-3:7-stigmasterol、Rpg-4:α-spinasteryl-3-O-β-D-glucoside、Rpg-5:ergosterol peroxide、Rpg-6:platycodonoidA、Rpg-7:β-amyrin、Rpg-8:Δ7-stigmastenol-3-O-β-D-glucoside、Rpg-9:platycodoniodB、Rpg-10:3-O-β-D-glucopyranosyl-polygalacic acid、Rpg-11:3-O-β-D-glucopyranosyl-platycodigenin、Rpg-12:3-O-β-D-laminaribiosyl-polygalacicacid、Rpg-13:hex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Rpg-14:platycoside K、Rpg-15:platycoside L、Rpg-16:2"-O-acetylpolygalacin D、Rpg-17:platycodin A (2"-O-acetylplatycodin D)、Rpg-18:2"-O-acetylplatycodin D2、Rpg-19:3"-O-acetylpolygalacin D、Rpg-20:platycoside B、Rpg-21:polygalacin D、Rpg-22:platycoside C、Rpg-23:platycodin C (3"-O-acetylplatycodin D)、Rpg-24:polygalacin D2、Rpg-25:3"-O-acetylplatycodin D2、Rpg-26:hexadecanoic acid Rpg-27:platycoside H(deapio-polygalacin D3)、Rpg-28:platycodin D、Rpg-29:platycodin D2、Rpg-30:16-oxo-platycodin D、Rpg-31:platyconic acid A、Rpg-32:platycoside G3、Rpg-33:deapio platycodin D、Rpg-34:3-O-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 methyl ester、Rpg-35:platycoside P、Rpg-36:deapio-platyconic acid A lactone、Rpg-37:platycosideN、Rpg-38:2"-O-acetylplatycodin D3、Rpg-39:platycodin D3、Rpg-40:3"-O-acetylplatycodin D3、Rpg-41:deapio-platycodin D3、Rpg-42:platycoside D、Rpg-43:1Glc6-1Glc6-1Glc-platycodigenin、Rpg-44:hexitol、Rpg-45:platycoside E、Rpg-46:deapio-platycoside E。其中,三萜及其皂苷类成分35个,其它成分11个。Rpg-6、Rpg-9和Rpg-35为新化合物。Rpg-1、Rpg-5、Rpg-13和Rpg-44为首次从桔梗中分得。本研究丰富了桔梗的化学成分信息,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桔梗皂苷类成分的标准品,为桔梗的全面质量控制研究及“引经”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他文献
西汉五星灾异思想是以儒家天人感应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架构演变而成的借以阐述天道变化与人事吉凶的特殊天文观念。所谓五星指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填星,即今日我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数值测量显示系统对人们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本课题对PM2.5颗粒物测量和显示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太阳能供电情况下,采用ATmega
目的:探讨复合型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抽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2年间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复合型外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为25例;设置A组
<正>群文选择《桥》(作者:谈歌。选自人教版五下。略)《"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法】维克多·雨果。教材文本为苏教版六上《船长》。略)在柏林【美】奥莱尔一列火车缓慢地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近年来广泛应用治疗冠心病、慢性肝炎和治疗牛皮藓等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丹参有两种剂型。一种是注射用水溶性针
在新课程数学教育实验中,如何精心设计"情境+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教学过程适度开放、真正有效?"情境+问题串"是将情境和问题串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情境在激发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经济增长劲头猛增,中国慢慢的成为全球的生产制造基地,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能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占领优势,企业必须具备能生
永州人陶弼(1015—1078),是宋代在广西任职时间较长的官员,亦是将广西风俗景观大量吟咏入诗的诗人,在政治与文学上均对广西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人理应在文学史尤其是广西文化史上占有
纵观百余年语文教学发展史,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近年来,对于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问题,语文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分歧,一线语文教师也存在诸多困惑。以史为鉴,更能
由于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不挥发、不燃烧、热稳定性能好、环境友好等优良特性,将室温离子液体引入聚合物中复合得到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