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石水河环境治理后生态风险及健康评价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矿山,位于粤北山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大宝山地区非法民采活动日益严重。民采洗矿过程产生的含有镉、锰、铅等多种重金属严重超标的酸性矿山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横石水河,对该流域的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在横石水河上游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并对河道进行了环境治理,横石水河的水质有所改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横石水河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2)横石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3)基于凋落物分解速率评价横石水河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前期研究结果,了解横石水河经环境治理后,河水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的变化,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横石水河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及其健康状况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横石水河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在大宝山拦泥坝至北江入河口的遥步桥(全长约100千米)共设置了11个采样点,测定了各样点水体和沉积物中Cu、Zn、Mn、Pb和Cd的含量,通过BCR连续提取法分析沉积物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并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横石水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经环境治理后,横石水河水体重金属离子浓度比过去明显下降,除Mn在个别样点超标外,Cu、Zn、Pb和Cd几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但是,从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趋势来看,横石水河流域除了2个对照样点及北江入河口遥步桥样点残渣态(生物不可利用态)比例较高外,其余污染样点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均较高,说明经过环境治理后,这些污染样点的沉积物中仍存在较高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由于横石水河流域本身的重金属背景值较高,本研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用重金属总量和可交换态含量的测算方法评价了横石水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的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Pb>Zn>Mn,其中Cd的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他四种重金属。按重金属总量测算的方法,横石水河流域除最下游的遥步桥样点为中等风险外,其它样点的沉积物重金属均存在强—极强级的潜在生态风险。而按可交换态含量的测算方法,横石水河流域的2个对照点、凉桥及遥步桥样点的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级别,其它样点的沉积物则仍处于强—极强级的潜在生态风险状态。由于可交换态含量的测算方法剔除了生物不可利用的残渣态含量,因此其评价结果比通用的重金属总量测算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2.基于凋落物分解速率评估横石水河健康状况在大宝山拦泥坝和横石水河流域的设置7个样点(5个干扰点,2个参照点),放置了人面子、木荷及藜蒴三种树叶凋落物。利用凋落物分解速率模型评价了横石水河生态功能完整性。根据我们前期研究(2007年)的结果,横石水河7个样点中,除了参照点环境得分为2(表明生态功能未受影响)外,其余各样点得分均为0(表明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参照点环境得分为2外,拦泥坝、凉桥和塘心三个河段的环境得分仍为0,但下游2个样点,上坝和横石水桥的环境得分为1(表明生态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环境治理后,横石水河下游样点的生态功能有所恢复,其水质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3.横石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于2018年9月、10月和11月分别在横石水河流域上述6个样点(因拦泥坝无任何生物存在,未包括该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74种,隶属5纲33科,其中水生昆虫67种,约占底栖动物种类的90%。与我们前期(2010年)研究结果对比,横石水河经环境治理后,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种类发生了变化,塘心和上坝由之前的6种和19种增加到目前的13种和35种。塘心样点开始出现毛翅目昆虫,而纹石蛾、四节蜉等敏感类群成为下游上坝和横石水桥样点的主要优势种。凉桥和上坝样点的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也由之前的18ind/m2和30 ind/m2分别增加至74 ind/m2和349 ind/m2。结果表明目前横石水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一定程度恢复,优势种类中敏感类群的种类和密度都有所增加。采用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指数综合评价了横石水河流域的水质状况。生物学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横石水河环境治理后,上游凉桥及塘心样点的水质仍处于污染状态,但参照点及下游的上坝和横石水桥样点的水质良好,这与利用凋落物分解速率评价的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垂直绿化就是区别于土地绿化的一种比较新的绿化形式,它包括了攀援植物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门庭绿化、屋顶绿化等,本文以研究墙面垂直绿化为主。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然而由于受规划设计经验和知识所限制,城市发展注重经济发展发主,建筑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并未考虑足够的园林绿化的因素进去,使得城市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其中包括能源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遭
粮食干燥是粮食产后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对粮食干燥的机械化应用程度逐年有所提高,像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以及黑龙江的三江平原这类的大型粮食生产基地,主要以连续式干燥机为主,可以一次性对数百吨粮食进行干燥;而在中原和华南地区,由于小农经济的粮食生产特点,粮食种植面积较小且地域较为分散,对粮食干燥机的需求则以小型的循环式干燥机为主,但此类干燥设备目前仍以开环控制为主,导致干燥产品质
红树内生真菌由于生长于特殊的海洋环境,因此代谢途径独特,能够产生结构新颖并有药用活性的代谢产物,在医药和农药方面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本论文首先对源于海洋红树林植物苦槛蓝的一株内生真菌Botryosphaeria ramosa L29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往培养基中添加特定化合物和微生物一起培养是近年来兴起的诱导微生物产生新颖活性代谢产物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未见将红树植物源物质添加入其内生菌培
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强,推广面积大,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其中主要以三系杂交水稻为主,三系杂交水稻的发展离不开不育系,优良的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是三系杂交水稻发展的基础。本试验对新育成的3个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早晚造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稻米品质调查分析,并将其与11个测交材料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33个杂交组合,早晚造均种植所获得的F1代杂交种,对3个不育系各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
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而做青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做青机械的选择,做青强度的把控,以及做青环境中温湿度、空气流通情况等。在过去,茶农们依靠经年累月采茶制茶的观察总结,摸索出了最适合乌龙茶加工的“北风天”气候,形成摇晾交替的做青理念,研制出了最符合当地加工条件和气候的各项做青技术,如广东乌龙茶产区独有的手工碰青技术,以及闽北地区的摇青后堆青方法,在有限条件下仍然制造出了滋味鲜醇、花香浓
土壤线虫是土壤动物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一个类群,并且对农业生产和土壤生态具有重大的影响。海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群,但是对海南土壤线虫的种类多样性尚缺乏全面的调查研究。本研究对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万宁市、东方市、澄迈县、陵水县、昌江县、三沙市的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等多个区域、不同生境的150份土壤样品进行线虫的分离与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土壤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我国广受欢迎的蔬菜作物。其经过长期品种选育,遗传背景变得越来越狭窄,缺少茄属野生资源许多抗性基因,而远缘杂交是改良茄子抗性的有效途径。前人研究表明茄子与近缘种杂交存在生殖障碍,种间杂交单果种子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相关,目前在茄属种间杂交中关于这一现象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研究种间杂交组合授粉受精过程的差异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
茶叶是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每年茶产业生产产生许多工业副产品如茶树果皮、粗老茶叶,是茶叶经济价值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变废为宝,开发利用茶副产品是科学家重要课题。茶副产品富含类黄酮和酚类,后者具有天然抗氧化属性,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由于酚类如儿茶素能够防止人体抵抗由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和去除之间的不稳定性引起的氧化应激并阻碍许多慢性疾病的进展,倍受关注。EGCG是所有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具有安全性高、
姜花是姜科姜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是一种重要的芳香药用植物。姜花精油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功效,并且其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萜类合成酶(TPS)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末端关键酶,它直接决定萜类产物生成的种类和数量。本研究采用水蒸馏法对几种姜花不同成熟度器官的精油进行提取,并对精油成分及抗氧化功效进行了研究。结合精油中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筛选出了与精油合成代谢相关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国内防治普通大蓟马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然而,由于用药频繁,该害虫对多种农药的抗药性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农药防效下降。同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普通大蓟马新型绿色防控措施的研发迫在眉睫。蓟马聚集信息素对蓟马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