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数据网络中隐私保护安全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当前基于TCP/IP的网络架构在安全性、移动性、拥塞控制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网络研究领域的学者们重新设计网络架构,以替代TCP/IP网络。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采取以数据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基于名字路由,而不关注内容存储的位置,同时由于其网络存储及基于内容的安全保障机制,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然而,该网络也引入了一系列隐私问题。首先,命名数据网络中的数据包会泄露发布者的身份隐私,因为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源认证,数据包中携带有发布者对数据的签名及签名验证信息;其次,在非机密信息共享情况下,攻击者很容易就能获取请求者发出的请求包和接收的数据包,进而分析请求者行为习惯等,获取请求者的敏感信息。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针对命名数据网络提出了一个匿名认证机制和一个匿名通信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归纳命名数据网络中存在的隐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名字隐私、内容隐私、签名隐私和缓存隐私。(2)提出一种可实现发布者隐私保护的匿名认证机制。该机制基于群签名算法,同时支持批验证。该机制在实现匿名认证,保护发布者的身份隐私的同时,具有较低的验证开销。(3)设计一种可实现请求者隐私保护的匿名通信机制。该机制采用了群及分层加密的思想,充分考虑了命名数据网络多路径转发的路由策略,在实现请求者匿名的同时,具有错误容忍和低延迟的特性。
其他文献
体系结构是对C4ISR系统的顶层设计,是实现系统之间互连、互通和互操作的依据。体系结构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结构良好的体系结构可以减少维护阶段的高昂代
互联网时代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计算任务催生了云计算的出现,而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外包服务场景,尤其是云存储中,数据安全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外包数据有自己的
优秀的团队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但团队常面临着组建难,团队成员技能素质参差不齐,队员间相互融合、协同不足等问题.在“互联网+”竞赛团队
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为物联网中的两种关键技术,正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两项技术的发展也走上了结合之路,融合RFID与WS
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令无线移动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s,HetNets)作为一种关键技术,以容纳由近数十亿移动设备产生的交通流量为目的,
随着网络安全的发展,单纯的被动的静态安全防御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人们开始采用动态安全防御的思想来进行安全防护,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动态安全防御体系结构里一个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与互联网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虽然现代密码学中的对称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如何确保开放环境下企业网络的安全接入和安全管理,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难点。本文针对现代企业网络安全实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