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西方形而上学多重维度的现实超越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西方哲学的本体探讨思路判断,在对形而上学的诸种理解中,具有本体论特性的形而上学通常被理解为是对“being”的探讨,即对存在本身的探讨,因此建构西方范畴化成为形而上学的前提性任务。在逻辑上和事实上对形而上学的阐述不仅是对实存的规定研究,还要体现其现在分词(-ing)形式所蕴含的进行时态性的变化研究,即还需要研究其存在状态本质以及呈现的诸种样态。所以,西方形而上学从一开始就不单是对绝对本体的研究,还蕴含着对这一本体的历史展现的可能,因此对形而上学的把握与推移也就不能仅界定为拥有特殊凝固形态的完备性学说,而忽略其内在的流变过程及其蕴含着的对现实把握的可能。事实上,形而上学内部不断流变的造成原因在于形而上学不同维度的互相倾轧与刺激,更本质的,是现实社会与历史进程的相互交织使其在历史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形态的变化及不同的方向。古希腊时期的形而上学以宇宙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至上的超验本体的实存状态,更主要地显示出其主要规定的神学维度(Theology),尽管这一维度本身还隐含着形而上学的其他维度之效能。近代哲学伴随着对人自身理性意识的觉醒,将哲学研究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和知识论的角度,通过对人的认识能力的经验关注和先天设计以求达成对知识有效性的确证的不同方式,于是,关于知识本身确定性和认识路径的根据成为近代形而上学的关键问题,形而上学的知识维度(Knowledge)得以在历史的经验里有所展现,并在知识论的诸种路径上形成了自身的演进逻辑,知识论的推移使得形而上学的维度有了新的显现的可能。康德通过自身的“人为自然立法”的哥白尼革命使形而上学突破了近代知识论的困境,黑格尔则在对哲学精神和历史哲学的交织阐发中使这一时期的形而上学完成主体性的确立,推动了形而上学形态的现代展示。现代形而上学的发展使得形而上学的人文维度有了强化,继而构成着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自身价值。尤其是生命哲学和人类学对生命的强调和感性世界生存境遇揭示使得形而上学的人文维度(Humanism)最终得以凸显。但同时也使尼采得以通过以形而上学预设的本体世界的虚无化终结了自柏拉图以来的以本体论为核心特征的形而上学。与此同时,德国古典哲学对理性和现实性和解的努力、欧洲大陆民主革命的爆发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对哲学问题的不同介入,让马克思看到了形而上学的新出路和新的背景。尽管在演变历史中形而上学自身呈现出不同样态,但归结起来本体指向的形而上学却总要与现实进行碰撞和接壤,并在同时代旨趣的交融中逐渐强化着自身的现实力量,成为时代精神的凝练和表征。在新的历史背景中,马克思突破传统形而上学对纯粹本体的限制,从历史发展和人类物质实践的双重角度,辩证审视形而上学的构建框架形式与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对现实主体的历史性把握使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成为哲学的前提和核心范畴。而现实的人就意味着理论是以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为根基的,而实践主体的目就形成了理论本身的目的,因而形而上学多重维度在本质上是人的现实活动的理论展开。所以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和物质实践出发,发现了人为现实生活的努力和为摆脱现实压力的努力,这一双重努力使得人的生活有了异质的历史节奏,在神圣超验和实证经验的对立关系中产生徘徊,形成非对称性的张力关系,进而出现多重形态之间不断发展和互相交织,面对现实的马克思哲学也开始以独特方式和形而上学发生联系。马克思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突破体现在不再是某一维度的形而上学的呈现,即以一个要素负责整个形而上学理论框架。而是通过不同要素之间的交互,最后显露出的涌现式发展的历史结构,所以他的哲学体现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受到的现实与理想的挤压中所形成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连接了现实生活与形上理念,完成形而上学对多重维度的内在整合,在新世界中期达人类自身结构的完善和与自然的完全和解,实现哲学新的变革。因此,为了展现形而上学自身在历史发展和概念展开各个阶段的不同以及马克思是如何在现实境遇中完成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本论文从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古希腊哲学之后的形而上学多重形态思想的历史演进,即对古希腊和中世纪对实在本体追寻的形而上学神学维度凸显期、近代哲学转向的以认知框架和知识确然性为主题的形而上学知识维度展开期和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开端的以人存在之境遇为考察重点的形而上学人文维度显现期;第二部分主要讨论马克思对旧形而上学多重维度的批判,即以对宗教的批判为理论出发点的对神学维度的批判、对作为纯粹逻辑游戏和“意识的空话”的知识维度的批判,以及对抽象的、脱离现实的人的人文维度的批判;第三部分阐述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现实超越与现实建构,即马克思从现实视域出发,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基本点,通过物质生产实践的运动过程实现的将生活世界和理念世界统一起来,并在其中完成对人的真实解放;第四部分指出马克思现实哲学建构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对时代精神的领悟及其反思,使得形而上学与人之现实生活之境遇得以连接,继而使形而上学的理论对于人的现实生活具有更加真实的意义和范导价值,让形而上学真正对现实的人形成关照,提升人的现实生活的品味。据此,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奠基方式让原本不断被现代哲学消解的形而上学得以重生。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在我国航空军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我国航空军工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本文从分析复合材料的概念、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外阅读来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活跃学生语言思维,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小学生爱想象、好奇心强,对课外阅读缺乏持久性。围绕新课标要求,鼓励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本文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让小学生从网络阅读中增加阅读量,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升文学素养。  一、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发挥互联网“线
“牯”为客赣湘等南方方言中表示动物性别的词,本义指公牛。福建武平(岩前)方言的“牯”字意义和用法非常丰富,本文进行详细描写并探讨其泛化和虚化的过程。 “牯 ” for t
《蒂迈欧》是柏拉图著作中唯一一篇关于自然哲学的对话;对话中对宇宙的科学解释与神话的叙事交织;城邦最佳政制,数学设计的宇宙秩序与人类灵魂秩序互相映照。《蒂迈欧》中柏拉
文学巨作《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倾其所有精力与毕生经历的一部伟大小说,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性的经典文学上的瑰宝,在中国文学
<正> 一、小儿肺炎 1、小儿重症肺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气急鼻扇,口周、口唇及指端发绀,两肺布满细湿性罗音,舌质紫、脉细数。治则:泻肺平喘、活血化瘀。方药:葶苈子6克炙杏
本文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本身也存在一个是否具有合理性的问题,也存在一个被评价的问题。只有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才能确定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包括:实践的正确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