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j80677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欧洲和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群扩张期间,地理屏障对某个物种的扩散能力的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同样对其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伏翼(翼手目)在中国的很多地理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在内都有分布。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主要栖息于居民老房里的翼手目动物类群,如日本伏翼,在某些地区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长期生存繁衍和抵御疾病等外界胁迫的基础,种群数量的演变历史对种群的保护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面了解日本伏翼的生存现状及其种群历史演替情况,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动物保护措施,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日本伏翼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流动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分子遗传标记对日本伏翼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利用富集法对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进行微卫星DNA文库第一次构建,共筛选到微卫星引物位点10对。在筛选到的这10对微卫星引物位点中,分别对来自广西桂林的37个日本伏翼个体种群进行扩增。每对引物扩增后的分析结果都呈现出多态性,所有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10个,范围在7-13个不等。杂合度观测值和杂合度期望值范围分别为从0.486到0.971和.752到0.876。经过分析,三个微卫星位点(WW6、PA133和1-20)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但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位点发生连锁不平衡。这些微卫星位点将对日本伏翼及本属的其他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线粒体DNA数据和微卫星DNA(8对位点引物)数据都表明了日本伏翼在各种不同的地理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线粒体DNA单倍型种群多样性(h)从0.286到0.9,核苷酸多样性(∏)从0.00025到0.01878;微卫星DNA的种群杂合度观测值(HO)从0.58到0.89,杂合度期望值(HE)从0.67到0.82,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从4.13到10.36。3、两种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自然地理结构对日本伏翼种群结构的连续性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地,两种分子标记的结果都说明了琼州海峡(把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隔开)对日本伏翼的基因流具有很大的阻隔作用。同时,在两种遗传标记的结果中,所有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均呈显著相关(线粒体DNA,R2=0.27,P<0.001;微卫星DNA,R2=0.31,P<0.001)。4、线粒体DNA序列单倍型的歧点分布分析(Mismatch distribution)说明了自从第四纪冰川以来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和海南岛蝙蝠蝙蝠种群都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且前者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线粒体DNA的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虽然相互隔离了7000-9000年,但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仍具有它们的共同祖先。虽然琼州海峡把海南岛与大陆分离至少有10000年的时间,但海南岛蝙蝠种群内没有出现共享的单倍型,说明没有发现共同的祖先或通过近期种群扩张而来。5、微卫星DNA数据分析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线粒体DNA数据的分析结果,反之,发现在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和海南岛蝙蝠蝙蝠种群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进一步说明了只有结合运用不同分子标记对种群遗传空间尺度的分析,才能得出更为正确而有效地评价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演化情况。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得知,本文运用了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日本伏翼不同种群的遗传特征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生物系统中,扩散是营养和因子运输的一个基本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芯片上的实验室”出现以来,微流控芯片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平台可用于实现基于扩散现象的应用研究。扩散现象和以扩散为基础的试验分析是这个论文工作的主题,主要对微流通道内外的扩散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微流通道内的扩散研究以简单方形通道和几何形状呈周期变化的通道为研究的对象,其有效扩散系数受到通道宽度大小的影响。由此我们利用扩散现象在微流通道中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1)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受到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在每个细胞周期中DNA准确的复制一次。DNA复制的起始阶段是复制过程中关键的一步,该过程受复制前复合物(pre-replication complex, pre-RC)的严格控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some maintenance, MCM)复合物是pre-RC的重要组分,该复合物是由同一家族结构相类似的6个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高场磁体及脉冲程序的发展,核磁共振技术已经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及医学等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物大分子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及分子动力学方面,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手段。在获得原子水平的物质结构方面,其精密度及准确度等方面,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和与X-ray单晶衍射方法相媲美,其应用广泛性和简便性方面更有X-ray单晶衍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JAR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属于一类已知的最大且广泛存在的七次跨膜受体家族,并参与转导一系列细胞外信号,如光子、气味分子、肽类、生物胺、蛋白酶、信息素、荷尔蒙、核苷酸、以及脂类等等,通过G蛋白激活下游效应器以产生细胞内如环腺苷酸(cyclic AMP,cAMP)、肌醇-1,4,5-三磷酸(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核仁除了在核糖体的生物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外,也对细胞代谢过程的调控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细胞代谢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调亡、端粒产生等,因此很多核仁蛋白为多功能蛋白。核仁素是核仁中含量最丰富的非核糖体蛋白之一,自从三十五年前其被发现以来核仁素成为众多研究的焦点。核仁素在RNA聚合酶工转录,前核糖体加工及合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核仁素也参与DNA代谢、染色质调控,并且是药物开发过程中的
海马场电位theta节律振荡(4-12Hz)是啮齿类动物在清醒活动和快速眼动睡眠时相出现的特征性脑电节律,它在海马记忆信息处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我们在小鼠海马CA1区记录到了两类在体放电模式与theta节律呈现高相关性的神经元。一类我们称之为theta驱动细胞,另一类我们称之为theta脉冲细胞。其中,theta驱动细胞在动物处于theta节律行为状态时具有较高的放电频
本博士论文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所组成,分别是在我已被接受发表的4篇文章和一篇已提交的文章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环簇码的研究,环簇码是代数几何码的一种,我们主要研究基于环曲面所得到的码,也就是环曲面码,部分结果已经发表,请参考我已经发表的文章[Y-Z]。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出了5维环码的完整的分类,之前Little和Schwarz的文章[L-S2]也给
本文研究了Apostol型多项式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例如Raabe乘法公式,Fourier展开和积分表示等,也进一步研究了Apostol型多项式的q-模拟和椭圆推广问题.具体按照章节内容顺序摘要如下:(1)使用发生函数和组合分析的方法得到了高阶Apostol型多项式的Raabe乘法公式从而推广了Carlitz [21]的结果;定义了多重幂和与多重交错和并给出了它们的计算公式从而推广了Mirimano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几何分析与Ricci流中的一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简单回忆了由R. Hamilton为了解决几何中著名的Poincare猜想于1982年所引入的Ricci流理论.接着我们简要地介绍了本论文各章节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并简明扼要的列出了本论文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在第二章中,我们建立了在Ricci流下保持不变的一个新的插值曲率条件,我们称为(λ1,λ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给国际形势带来许多新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全球化趋势展现"地球村"面貌,世界经济金融动荡促使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全方位检验,全球性公共安全危机风险显著提升,全球治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等。但是,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趋势没有因为其短期影响和部分量变而发生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