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对COPD稳定期气虚自汗作用评价及机理探讨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气虚自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为COPD稳定期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研究方法:将入选的60例COPD稳定期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证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双侧),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两组各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自汗、神疲乏力、气短等中医证候的好转情况,皮肤湿度的改善情况以及神经递质的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SIA)方法测定两组各15例COPD稳定期气虚自汗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水平。所有统计计算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60名患者均完成本实验。(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自汗、神疲乏力、气短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胀、便溏、食少纳呆较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改善(P<0.05),但在咳嗽、咯痰等证候上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评定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皮肤湿度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中乙酰胆碱含量降低,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结论:1.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气虚自汗患者的自汗、神疲乏力、气短等中医证候。2.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气虚自汗患者的皮肤湿度,减少其出汗量。3.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气虚自汗患者血中乙酰胆碱含量,升高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可能通过降低血中的乙酰胆碱含量,升高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影响乙酰胆碱和受体的结合率这三方面共同作用而起抑制出汗的作用。
其他文献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又称“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因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LISS,LCP,交锁髓内钉)对于浮膝损伤的治疗的疗效,并评价其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5例浮膝损伤患者,男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