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与机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症休克后的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成为炎症反应失控乃至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后多器官损伤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肠淋巴液在重症休克后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值得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观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组织病理学、细胞凋亡、细胞增殖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cl-2的变化,探讨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与机制;从免疫学角度,阐明肠淋巴液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与意义,为休克的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参考。   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休克+引流组。所有大鼠肌肉注射质量分数1%戊巴比妥钠(50mg/kg)全身麻醉,行股部无菌手术,剥离右侧股动脉后插管,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续记录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剥离左侧股静脉,注射质量分数0.5%肝素(1 ml/kg,700U/ml)全身抗凝后插管连接注射器至输液泵,备输液;左侧股动脉插管后连接注射器固定于抽注机上,备放血;行腹部手术,剥离肠系膜淋巴管。待所有手术完成、稳定30 min后,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大鼠经左股动脉匀速放血,10 min内将MAP降至40 mmHg,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过程中以调整放血量维持低血压90 min后,休克组及休克+引流组通过微量注射泵自股静脉缓慢回输放出血液及林格氏液(量为全血量),时间30 min。休克+引流组大鼠在维持低血压1h后,行肠系膜淋巴管插管,引流休克肠淋巴液至液体复苏结束后3h;假手术组仅麻醉、手术,不放血及输液。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动物在输液复苏结束后3h、假手术组在相应时间点,行腹主动脉插管并取血,EDTA·K2抗凝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4-和CD4+CD25+的百分比;留取血浆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IL-4、INF-γ含量。摘取各组大鼠的胸腺和脾脏,选择固定位置的组织以4%多聚甲醛液固定,常规方法制备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变化;选择4%多聚甲醛液固定4 h后固定位置的胸腺、脾脏,冰冻切片后,应用Hoechst33258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同时,以机械(网搓)法制备固定部位胸腺、脾脏的单细胞样品,400目网过滤后,PI染色,经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加入FITC-P53后,流式细胞仪检测P53蛋白。   结果:①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休克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3+CD4+、CD4+/CD8+和CD4+CD25+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休克+引流组CD3+、CD3+CD4+、CD4+/CD8+和CD4+CD25+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休克组,且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②各组大鼠血浆IL-4、INF-7的变化:休克组、休克+引流组大鼠血浆INF-γ、INF-γ/IL-4均高于、IL-4低于假手术组;但休克+引流组大鼠血浆INF-γ、INF-γ/IL-4低于、IL-4高于休克组。③各组大鼠胸腺组织形态、细胞凋亡与增殖周期的变化:假手术组胸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休克组损伤较重,休克+引流组损伤程度较轻。与假手术组相比,休克组大鼠胸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S期比例降低;休克+引流组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与休克组比较,休克+引流组胸腺组织凋亡细胞减少,S期细胞比例升高,bcl-2表达与增殖指数增高。④各组大鼠脾脏组织形态、细胞凋亡与增殖周期的变化:假手术组脾脏组织结构基本正常,休克组损伤较重,休克+引流组损伤程度较轻。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大鼠脾脏组织细胞凋亡增加、bcl-2表达降低、P53表达增高,休克+引流组G2/M期细胞比例升高、bcl-2表达降低;与休克组比较,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凋亡细胞与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与bcl-2蛋白表达、增殖指数均显著增高,P53蛋白表达降低;其它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失血性休克引起了大鼠Th1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表现为促炎因子INF-γ升高、抗炎因子IL-4降低;同时引起了大鼠免疫器官胸腺与脾脏损伤、组织细胞的凋亡过多,其机制与bcl-2表达降低、P53表达增高有关。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则降低了Th1细胞过度活化,从而调节了INF-γ与IL-4平衡;同时减轻了失血性休克大鼠胸腺与脾脏的损伤,减少了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节bcl-2、P53的蛋白表达有关。研究结果证实了休克肠淋巴液回流在重症休克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休克肠淋巴液引流为干预措施,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平衡,从而有利于休克的防治。
其他文献
目的: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呈不规整三角形,分二面三缘,前面微凹后面微凸,与胸后外上壁相适应,具有保护胸腔的作用,还有固定上肢的作用。是形成肩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