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行星物质的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星物质的结构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是我们在认识宇宙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根据现有的行星模型,天王星和海王星这类巨行星的大气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而其内核很小,主要由岩石构成。在岩石内核和大气层之间,则覆盖着厚厚的积冰层,主要由56%的水,36%的甲烷,以及8%的氨气构成。另一方面,氦是自然界中最为惰性的元素,常压下通常被认为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然而沿着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等熵线,热冰层内的压强可以从20 GPa(相当于2×105个大气压)上升到600 GPa,温度也从2000 K上升到7000 K。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氦的反应活性可能会大大提高。所以,研究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内部极端条件下,行星大气中的氦是否会和热冰层中的水、氨、甲烷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以及所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样的结构和状态,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另外,在更加内部的岩石核心区域,研究岩石成分的物质结构及其热力学演化对于揭示巨行星的早期原因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机器学习加速晶体结构搜索方法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氦-水、氦-氨、以及硅-氧等体系的相图,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准谐近似计算,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及其动力学演化行为。获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氦-水化合物。我们发现氦气和水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压强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令人惊奇的是,我们还发现这些化合物在高压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特殊的熔化行为,可以形成两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超离子态。在第一种超离子态中,氢和氧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呈现固体行为,而氦原子则可以像液体一样自由扩散。在第二种超离子态中,只有氧呈现固体行为,而氦原子和氢原子都可以自由扩散。尽管氦原子的质量比氢原子大,但由于氦-氧相互作用比氢-氧相互作用弱,在这些超离子态中的氦原子比氢原子具有更大的扩散系数和更低的”熔化”温度。而且,与纯冰相比,氦原子的嵌入大大降低了超离子态的形成压强。2.氦-氨化合物。我们发现氦和氨可以在接近0 GPa到500 GPa压强范围内会形成三种不同配比的化合物,包括八种稳定的晶体结构。在这些氦氨化合物化合物中,HeNH3和He2NH3两种配比的化合物都具有类似于钙钛矿结构,而所有的He(NH3)2化合物都呈现主客体结构。在高温高压下,氦氨化合物不但可以形成与氦水化合物类似的超离子态,还能形成一种塑晶态。在这种塑晶态中,氢原子可以绕着氮原子旋转,但又不向外扩散。而且,在氦氨化合物和氦水化合物中,氦原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别。如前面所说,氦水化合物相图中会出现一个很大范围的氦的扩散态,而这样的状态在氦氨化合物的相图中却几乎不存在。我们发现,其原因是氦氨化合物中的氢键密度比氦水化合物中要更高,而且由于晶格结构的原因,氦氨化合物中的氢键形成了一个笼型的结构把氦原子束缚住;而在氦水化合物中,水原子形成了一个六角形的通道,氦原子可以在通道中比较自由地扩散。3.硅-氧化合物。我们预言了在645 GPa到890 GPa压强范围内,二氧化硅会形成具有Rˉ3对称性的新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硅原子具有6、8和9三种不同配位数,其平均配位数为8。这是一种人们在二氧化硅体系中长期寻找而又从未找到的混合配位稳定相,它正好填充了之前已知的6配位的Pyrite型和9配位的Fe2P型之间的密度、电子能隙和配位数这些数值间的间隙。这个Rˉ3二氧化硅在海王星等太阳系巨行星的核心区域比已知的Cotunnite型二氧化硅更稳定,甚至可能稳定存在于超级地球的核心或地幔中。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富氧的高压环境中,硅和氧可形成一些超氧化物,如Cmcm Si O3和Ccce Si O6。上述关于氦水、氦氨化合物的研究,预言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大气中的氦可能深入到积冰层的内部,与积冰层中的水和氨形成新的化合物。并且揭示了这些化合物在行星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能会呈现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态,即超离子态和塑晶态。这些结果揭示出常压下非常惰性的氦在高压下可与其它物质反应,而且对于理解天王星海王星的磁场,以及构建更加可靠的行星模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我们关于二氧化硅的研究,首次发现了混合配位的稳定相,极大地丰富了硅氧化物的高压相图。这些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行星物质的认识,对深入理解太阳系和系外巨行星的内部结构,探索未知世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肿瘤组织具有的异质性、对外界改变的动态适应性及协调周围环境支持自身增殖和转移的利己性,对癌症的精准、高效、彻底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化疗、放疗及光疗等治疗模式中所使用的小分子治疗制剂面临着水溶性差、体内循环时间短、易被生理环境降解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纳米技术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为抗癌药物的递送提供了新的途径,利用纳米级尺度材料的尺寸优势、可调节的物理化学性质、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及较小
国有博物馆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组成。充分认识、掌握、测算博物馆资金来源脉络、发展趋势、瓶颈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纵向统计、测算1996—2019年资金来源,对2019年31省(市、自治区)数据横向比较,得出结论:24年间国家对于国有博物馆资金投入增速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速近10倍;国有博物馆资金来源具有阶段性特征;经营收入占比呈U形曲线发展趋势,免费开放政策后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说课成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说课而言,其参与合作性特征非常强,而且并不受时空和人员等因素的限制,能够有效解决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突破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说课的技能,以此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切实增强小学数学说课教学实效。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研究文物能够提高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科技以及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发掘更多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用的信息。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文物类相关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文章结合过往经验及实际情况,对当前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新形势下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新对策,以充分发挥文物作为两个文明联系纽带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双循环战略无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发展的政策背景。大湾区不仅要
期刊
高中物理是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改进与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实用性与意义,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在证明判断中时常陷入定罪困难与权利保障的困境。电子数据证据是网络犯罪案件中重要的证据形式,剖析网络犯罪案件的细致问题,可以将电子数据证据作为分析凭借。从微观视角着眼,电子数据证据具有获取难、固定难、认定难的本体特征,其本体特征将引发证明力平面化的现象;从中观视角审视,网络犯罪证明环节存在定罪证明指向力分散、定量证明技术性乏力的症结。网络犯罪的印证证明需要进行融
近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不断发展,其测量模式越来越多样,功能越来越强大,得以从微观尺度探索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显微技术。扫描探针还可以施加力、电、磁场,对样品进行局部操控,是应用广泛的微加工工具。钙钛矿氧化物由于其晶格、轨道、电荷、自旋等多自由度的相互耦合,展现出丰富且可调控的磁电功能。最近,钙钛矿铁电薄膜中发现了复杂的铁电畴结构和多功能的铁电畴壁。研究畴结构的极化构型、
中红外2~5μm波段高重复频率超短脉冲激光器在高速空间激光通信、天文光频梳和精密光谱学等诸多前沿科学技术领域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靠的高重复频率超短脉冲光是提高光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传输容量的核心因素,因此提升红外超快激光源重复频率等核心技术指标是推进激光技术及其前沿交叉领域发展的关键。中红外2~5μm波段激光从产生机理上主要分为包含稀土离子掺杂光纤激光器和量子级联激光器等直接产生的中红外激光技
随着微纳光子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利用人工微纳结构去灵活地调控光的频率、波矢、偏振和相位,为开发新型光子学器件打开了新的大门。近年来,光子拓扑序——一种量化表征光子能带特性的新参量,提供了调控光子系统特性的新的自由度,为在基本原理上探索全新光子态以及为可能的革命性应用开辟了新方向。其中,波导阵列因调控灵活、简单高效、加工方便而成为拓扑光子学的重要研究体系之一。人们已经构建出多种具有拓扑特性的边界态